一個人建立自己的社群網站(網誌、臉書),可以發布相片、顯示興趣、參與社團、撰寫訊息、分享感想。但如果他或她去世了呢?
國際性的部落客網站「全球之聲」,近期發表一篇「俄羅斯:亡者網誌」,作者瑪芮娜(Marina Litvinovich)說,社群網站尚未發展出反應使用者死亡的機制。
瑪芮娜強調,即便使用者去世了,但他們的個人檔案猶存,相片裡的他們仍舊笑著,經由朋友的近況動態,他們的生命似乎持續更新。其他人甚至可以在亡者的塗鴉牆上留言。真實生活中,死者已矣,但網路世界中,亡者猶存。
「逝者最後一次發言,常成為弔唁之書,」瑪芮娜說,「著名俄國詩人與流行歌曲作者伊亞(Ilya Kormiltsev)死亡,他最後的發言是:「一個私人請求。最近有人要去倫敦嗎
?我需要藥物。」
這則訊息收到一千七百五十二篇回覆,寫著「願安息」、「永別了,伊亞。謝謝你曾經來到世上。」
詩人安娜(Anna Yablonskaya)死於一月莫斯科機場的一場恐怖攻擊。當死訊傳開,許多人造訪她的部落格,留下弔唁。不料看到她去年十二月發布的訊息,似乎預料到自己的死亡:「我感覺我時日不多了……」
部分網路媒體甚至刊登以「安娜預知死期」為題的文章。
社群網站的個人檔案中,沒有「死亡日期」的欄目。況且,誰會填寫這個呢?最近,俄國最受歡迎的部落格平台「Live Journal」開始凍結亡者日誌的回覆,並在該頁面標示:「這個網誌僅為紀念。無法張貼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