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 做十六歲‧轉大人

李碧華 |2011.03.21
803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不顯老,三十四歲還可宛若少女,美國最近產生一個這般年紀的娃娃外婆,沒有白髮銀絲,一無皺紋,因兩代母女早婚,使第三代孫子也提早降生人間。

這個新聞讓時光倒流,拉回自己外婆的古早談婚論嫁年代,女子十五歲就待字閨中,待得過久,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就留成愁,媒婆要踏穿門戶了。

女子,在《禮記》內則篇中道是「十有五而笄」,笄(讀音同雞)是髮簪的意思,周代女子十五歲就可以把頭髮盤起來插上髮簪,表示可以待嫁了,「及笄之年」就是指女子十五歲已要待嫁。

台南傳統習俗,不管男孩女孩,年滿十六歲,父母會帶孩子至廟中祭拜七娘媽,並過供桌及七娘媽亭,意味「做十六歲‧ 轉大人」,盼著女兒出嫁,男兒迎娶,早早生下貴子,傳宗接代。

現在這一代,卻因太過獨立自主而偏離了父母願望,晚婚已夠過分,還高唱不婚不生,把父母的叨念當耳邊一陣風。

遙想當年,自己幼齒的十六歲想到的是什麼?婚嫁嗎?不,西瓜皮下的腦袋只存在考試與分數,卡其制服幾近無色,挑燃不起生活繽紛,櫥窗裡唯一的圓裙正在尋找美麗的相約,真有那麼一點遐思儼然成形,卻又苦惱於無鞋無包可搭配,索性再鑽回書堆裡做個與世隔絕的蛀書蟲,還自己蒼白原色。

寂寞的十七歲,不是只出現在唐寶雲主演的電影中,少年維特的煩惱絕不只是維特獨有,我們這票熟女全體驗過寂寞與煩惱滋味。若被父母鎖在閨中,也許還認了命,偏是放我們出去受教育,似懂非懂間,對寂寞有著與日俱增的不甘心。

轉大人必有心境的悽滄,無人可幫忙,靠自己尋找生命出口,那個三十四歲的小外婆,可能無暇顧及這麼多轉折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