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米拉‧桑‧巴斯蒂安
17個月,生於二○○二年十月十八日
首幅肖像攝於二○○四年一月十四日
逝於同年三月二十三日
她父母家中
除夕傍晚,法塔梅‧哈卡米登上閣樓,心中想著:「完了,艾爾米拉今天就要死了。」她丈夫正跟另外兩個孩子在樓下起居室,聽著鄰居家孩子點爆竹。她打開窗戶向著天空喊:「上帝,←為什麼要這麼?←至少該讓我的女兒在除夕夜留在我身邊吧?」
不久前一切還是那麼完美:哈卡米的丈夫郭拉馬里‧桑‧巴斯蒂安,是漢諾威的地毯修補工,她自己是護士。生了長女薩米拉後,曾兩次流產,才再生下雙胞胎艾爾米拉和羅米納。在她知道自己懷了雙胞胎時,她快樂得哭了起來:「謝謝老天爺!你帶走了我兩個孩子,又給了我兩個。」
艾爾米拉出生時是個安靜快樂的孩子,妹妹羅米拉個子比她小,吃得很少,睡覺也不多,母親本來是更擔心妹妹的。但哈卡米夏天帶著三個女兒一起回伊朗看望父母時,有一天艾爾米拉突然吐了,隨後沉沉睡著,幾乎怎麼也醒不了。而且囪門向上鼓起,摸起來硬硬的。
在省會瑪沙德的醫院,醫生診斷她腦子裡有腫瘤,而且積水嚴重。哈卡米當天就帶著孩子從德黑蘭轉機飛回漢堡,從機場直接去漢堡的大學醫院。一位元神經外科醫生為艾爾米拉做了切片檢查,證實腫瘤占據了孩子頭部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很可能出生時就有了,對這種腫瘤至今還沒有什麼的治療方案。
艾爾米拉開始接受化療。哈卡米告訴自己:我相信上帝,我的女兒會好起來的。就像有一天果子成熟了、裂開了,會有一道陽光照進它的心裡,一切就都會好起來了。只是,這一天怎樣才能來臨?
醫生給艾爾米拉用了可的松和其他能緩解痙攣的藥物,由此做母親的贏得了一些時間來和女兒道別;但是醫生們說,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哈卡米對此心懷感激,她思考著:「我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醫學已經救不了我的孩子。」
哈米卡希到墓地挑了一塊地方,買了一件小小的白裙子,掛在櫃子裡,那是給艾爾米拉準備的喪服。她覺得整個世界充滿了矛盾,每件事情都有兩面,希望和無望———她不知道,兩者哪一個更加殘酷。終於,她對艾爾米拉說:「我的孩子,我愛你勝過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想要離開,我會讓你走。但是如果你想要活下來,請給我一個信號!如果你不能跟我說話,那就到我夢裡來吧!」
艾爾米拉在夜裡出現了,她對著媽媽,笑著伸出手,看上去是那麼健康……哈卡米驚醒了,卻看到孩子狀況比除夕那晚還要糟得多。於是她對自己說:「我必須從夢裡醒過來,她永遠也不會好起來了。」她讓艾爾米拉睡在自己的肚子上,讓她靠近自己。
在三月第三周那陽光明媚的星期日,艾爾米拉停止了呼吸。哈卡米從櫃子裡拿出那件白色的裙子。然後父母為孩子念誦「亞信」(Ya Sin,《可蘭經》第三十六章節),講的是死者的重生,這是穆斯林的習慣。當初他們一起給雙胞胎取名字時,曾為了找到押韻的名字而很開心:但是哈米拉說,當時他們不知道,這些名字的意思也很好:「薩米拉」意思是雪白皮膚的女孩、「羅米納」意思是乾淨、健康;「艾爾米拉」意思是:永生。
節錄自德文書《死前的再生》
(NOCH MAL LEBEN VOR DEM 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