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日本核變事件影響,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通過臨時決議,要求核四立即暫時停工。台電表示這個決議是「不明智」、「不務實」的決定,因為八十九年民進黨執政後的停工決定,造成後續合約官司和工程進度延緩的重大損失。而環保團體也跳出來質疑核四的安全性。核四的興廢問題再度成為話題。
核四的興建與否迭經多年爭論,國民黨執政時期做成興建決定,民進黨在二○○○年執政之後把興建中的核四工程停建了,到了國民黨二度執政之後又恢復興建。可見核四是否興建的確沒有定論,朝野兩大黨之間也沒有理性對話的空間,誰執政,誰做主。可見核四的興建與否是政治決定而非專業決定。
雖此次經立法院多數決通過,由於沒有透過理性的協商機制,因此儘管已將進入商轉階段,還時有不同聲音出現。台電表示為了提高檢測安全值,原本預計二○一二年底商轉的目標,現在必須六度延後。這種說詞難免讓人懷疑核四的安檢是否沒有一個標準,為何一碰到日本核變,核四安檢值就必須提高?如果日本沒有發生核變,核四的安全值就算過關了嗎?
日本九州宮崎縣串間市本來要進行興建核電諮詢公投,因為這次震災,市府認為這樣的投票結果必定是不理性的,民眾不會認同投票結果,所以市長宣布暫停公投。我們的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卻在此刻驟然要求停工,這個決定當然是草率而且不理性的。但這不表示核四商轉時機沒有討論空間。
核四的興建已近完工階段,過去延宕七年曾經追加了一○三九億元的預算,歷經多次調整,投資金額已達二七三六億元。龐大的資金投注下去之後,貿然說不建了,這個責任和損失由誰來承當?若同樣決定核四進入商轉之後能解除民眾的安全疑慮嗎?
台電只強調花了多少錢、延宕了多少時間,卻沒有消除民眾心中的疑慮。核四如果碰到類似日本的大地震或海嘯,能安然無恙嗎?專家指出,核四廠半徑八十公里海域內有七十幾座海底火山,其中十一座是活火山,經濟部和台電是否刻意忽視?前行政院長張俊雄說,如果核四出事需要撤退三百萬人,我們是否做好準備,若是傷害的範圍這麼大,還非建核四不可嗎?
事實上,對已運轉多年的三座核電廠,政府從來沒有做過大規模的核安演習,核一、二、三廠運轉至今雖沒有造成重大傷害,但是這種事情就怕萬一,只要出一次可能就是一場大災難,馬虎不得。馬總統昨天視察原能會時強調,若真的發生嚴重核安緊急事故,窮盡一切無法挽救時,不惜壯士斷腕,放棄機組,保障人民的安全,絕不猶豫。問題是,如果連放棄機組都無法確保人民的安全時,怎麼辦?
核能安全是全世界都疑慮的問題,歐洲國家現在都盡可能尋求替代能源,而不再興建核電廠。如今核四已近完工階段,但是如果無法解除民眾對安全的疑慮,仍應延長商轉時機為宜,讓專家檢測並認可之後,充分向民眾說明,並做好一切的防護措施。畢竟安全第一,不必急在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