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 提燈鬧元宵

李碧華 |2011.02.14
589觀看次
字級

拿隻缺了一角的碗來掏麵粉,外婆每年都幫我們做簡易漿糊,把麵粉薄薄灑進鍋裡,再加點水煮開。剪紙則由二哥操刀,黑麻麻的報紙,找不到半點顏色,塗上漿糊後包住鐵絲,裡頭再放隻小蠟燭,我們的元宵節小燈籠一向如此自製。

鞭炮響過半個月,舊時代的小朋友提起小燈上街鬧元宵,好似擁有一個私物般,神氣的提在手上,有點東倒西歪,風吹過來,蠟燭熄了倒還好,最怕是燈籠一不留神著了火,大人叫,小孩哭……為過年製造另一種喧嚷。

紙糊的燈籠與風箏陪著四年級生度過物資匱乏的年代,讓孩提驚嘆於大人的DIY本領。殊不知那是不得不靠雙手萬能的人生際遇,造就了凡事不假外求的必要,化笨拙為巧妙。

時光流轉,雜貨店的七彩燈籠取代了自製,節慶的光影在黑夜中閃動,相熟的童年玩伴街頭相遇,有的靦腆一笑,有的頑皮做鬼臉,大家彷彿都知道,這是年節的收尾,匆匆的,一年又這樣過去了。

逐漸的,手提小燈籠消失,城市開始舉辦大型燈會,一望無盡的廣場前,各種民俗傳說透過燈影無聲來告訴我們那過去承載的輝煌。炫麗多彩,卻也流於俗豔,顏色雜多,也成為眼花撩亂的負擔,但圖個熱鬧去人擠人,又應該是年度必要的朝聖。

台北燈會縮小規模後,移往國父紀念館張燈結彩,就地利之便,數度擠在人潮中看花燈,想像著自己是平常不出門的古代閨秀,逢到元宵,才和「ㄚ環」一塊挽手壓馬路,無處不是新鮮,一枝糖葫蘆就叫人高興大半天。

古今趣味的不同,就在「新鮮」二字,科技讓我們進入日新月異的便利,相對的,也讓新鮮感變得稀有,走在元宵燈會裡,舉目皆是舊貌,愈來愈難變出花樣。

鬧元宵,鬧出了時光的悠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