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情隨想】漲價夢魘

趙曉寧 |2011.01.25
556觀看次
字級

快過年了,物價驚驚漲,雖然辦年貨的痛苦指數加深,但能脫離工作上的「漲價夢魘」,及「配稿」纏身的日子,還是鬆了一口氣。

我當記者的時候,正好主跑食品,年底尤其多事之秋,天天為「漲價」傷腦筋;幾乎每晚七、八點電話必響,長官來電指示「配稿」,配稿內容從大閘蟹來不來台灣,到青菜、水果、南北貨漲價,瑣碎極了。牛肉一斤多少錢?年糖一斤多少錢?每樣都當大新聞;「配稿」即配合財經組或其他單位發稿,把餅做大「衝頭版頭條」。有時懷疑公司高層腦袋缺氧,物價確實漲了,但值得這樣每天疲勞轟炸讀者嗎?甚至,我認為媒體渲染報導,不但無法平抑物價,還有推波助瀾的加乘效應。

「配稿」電話急急如律令,午時三刻就要交稿,最好馬上變出來上呈。記者又有「使命必達」的天性,挖空心思到處打電話,搞得十二萬分焦慮。後來學聰明了,先「配」起來等,省得臨時抓瞎。事情也沒那麼圓滿,遇到突然代班或調線、或找不到當事人,還是有可能突槌。

高層的選稿決策很奇怪,指定的「點菜」才吃,記者自己發掘的「獨家」,倘若長官不中意,黃金也變垃圾;若「敵報」慧眼獨具做大某新聞,而我報漏失,高層就痛心疾首,又比報又檢討,指示隔日「深入追蹤」,記者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配稿」。

又如,做各地年貨漲價的「綜合報導」,記者名字掛一堆,「精寫精編」的最高指導原則下,一夜的採訪心血,常被掐頭去尾,見報僅寥寥數語,有時槓龜隻字未見,當然也有時可衝上頭版,記者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就感,聊以安慰。

「業配」(業務配合即廣告置入性行銷)也是一個話題,日前有媒體記者發出自省聲浪;我記得很早以前,公司還「家大業大」的時候,嚴禁記者和業者私下接觸,以維持記者的高風亮節;後來風氣變了,可以和業者當麻吉,但仍要求純潔自愛,長官又怕記者公器私用偷渡稿件,時不時開個會提醒關切。現在則訂出價碼,記者兼業務,新聞版面像分類廣告一樣逐條計價。

老記者無語,只慶幸「走早一步」不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