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早晚溫差大,如何保暖,就要從材質和穿衣服的方式著手。
羊毛針織品重新回歸時裝潮流外,標榜高科技保暖衣「HEAT TECH」也是貼身首選,傳統的衛生衣雖多為純棉材質,觸感舒適、吸水性好,但一流汗就不容易乾,讓汗水悶在身體裡反而受寒,保暖衣穿在身上卻等於自動加熱,運用到時下流行的「洋蔥式穿衣法」,即可應付天氣變化,也可視場合與溫度,一層層加上或脫下,再搭配帽子、圍巾、手套、襪子等配件,不僅活動方便,也不會有穿太多或穿不夠的困擾。
業者雨潔認為,洋蔥式穿衣法主要分成三到四層的衣物穿搭。目前流行的刷毛(Fleece)、鋪棉(Lined),還有填充等材質穿在第二層就是向運動風尚取經。刷毛質料是以人造纖維為主,有各種不同厚度,透氣性佳、重量輕。填充質料有羽毛和人造纖維兩種,保暖、抗風性佳,穿起來比較蓬鬆。天然羽毛材質一旦淋溼了就沒有保暖效果,在雨季穿著須注意。
外層俗稱「風雨衣」,就是具防水效果的風衣外套。很多人穿了好幾層衣服還是會冷,通常就是因為少了一件隔絕冷風,避免體溫散失的外層衣物,選購此類外套時,除了防水、防風等功能,還需要注意透氣性。雨潔說,台灣再低溫,一般外套都還應付得過來,最外層的風雨衣很少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