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專題報導】熱鬧繁華、高樓林立的街道上,一間老舊的修鞋屋格外引人注目,修鞋師傅王伯伯,一個人在小小的店舖裡度過了三十五年的修鞋歲月,今年六十八歲的他,拿著黏膠封黏手中那雙「開口笑」的黑皮鞋,口中喃喃自語:「阿爸傳給我的這門手藝,可能要失傳了」。
以往一雙皮鞋,可是當時公務員半個月的薪水,更被戲稱是「有錢人才踩得起」,那時是修鞋業的「輝煌」時期,如今,皮鞋壞了再買就有,修鞋市場大大萎縮,也成為即將走入歷史的沒落職業。
從師範學院畢業,也考取教師資格的陳小姐,卻待業多年,她搖頭表示,目前擠不進正式缺額,只能先當代理教師,一來「安慰自己」可以增加實戰經驗,二來薪水也可貼補家用
;此外還得託人幫忙打聽哪裡需要短期的代課教師,她眉頭深鎖的說了句:「沒想到,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流浪教師」,她感嘆,從小長輩「耳提面命」當老師才有前途,如今,物換星移,隨著教職的演化,空有教師執照,卻沒學生可教,前途在哪?自己也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