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說故事 學生愛閱讀

李祖翔 |2011.01.13
122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苗栗報導】人間福報社昨天在苗栗舉辦「雙園讀報教育教學研討會」,有台北、新竹、苗栗等地六十名教職員參與,他們認為《人間福報》是最好的教材,只要老師用心,學生會明顯改變,愛上閱讀。

新竹培英國中老師葉心怡坦承曾有疑問,認為福報會有宗教色彩,恐怕不適合學生,但試讀一年,學生因福報針對印尼移工被雇主逼吃豬肉,介紹了大篇幅的伊斯蘭教,而學會「多元宗教需得到包容」的觀念,她還發現,福報不是「老王賣瓜」的宗教報,教育作用令人驚奇。

葉心怡想出三個步驟,讓讀報教育更順暢,如分組競答、老師朗讀和親子共讀。她說,雖然上課時間緊湊,但她選在學生吃飯時間朗讀有意義的文章,學生收穫很大;親子共讀則是讓學生讀喜歡的文章給家長,家長寫心得回饋老師,結果家長受益更大,心得寫不完。

另外,學生更喜歡老師針對讀者投書,讓他們做正反面辯論。葉心怡認為,若把主題帶進「班級經營」,如幫助弱勢,能作為善待同儕的教材。

興華高中理化老師陳美如說,透過讀報,學生收穫匪淺,她形容學生「看到欲罷不能」,而且暴戾之氣銳減,孩子還說出:「福報是會讓人心情變好的報紙」。

大倫國中體育老師彭智中說,義工傳授他們教學方法後,學生主動閱讀,還會搭音樂,現在懂得舉一反三。

社會老師李文貴說,學校有很多單親、隔代教養、暴力和低成就的學生,老師為提升他們品格,每天找機會叮嚀「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了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