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禪定的角度,說明別教菩薩的生滅相,是以「藏、通、別、圓」四教教義的「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一實相)」,說明觀法與法界的層次。
若觀背捨等是無常者,是用「生滅」的拙度,破除二十五有,滅六法界業因,入「聲聞法界」;若觀禪定是因緣生法,是無自性空,是用「無生」巧度,破除二十五有,滅七法界(六法界加聲聞界)業因,入「緣覺法界」;若觀禪定即假合而有者,是用「無量」拙度,破除二十五有及客塵煩惱,滅八法界業因,入「菩薩法界」;若觀禪定因緣生法,即是中道者,是用「一實」巧度,破除二十五有及無明惑,滅除九法界業因,入「佛法界」。
※「可思議十法界」總結
若進入證道位,就沒有任何層次的生滅相,乃同歸一實相故。若成就諸佛三昧,就含攝一切三昧,連根本四禪、八背捨等禪法,都歸入其中;如河流歸入大海一般。又能使根本四禪、八背捨等,悉成摩訶衍(大乘)攝義,如河流入海與海同一鹹味。禪定波羅蜜能轉變「慈定」成為「無緣慈悲」、轉變「念佛」成為大念佛海,十方諸佛悉現在前;變化神通成為如來無盡度眾的善巧便。
簡要的說,九法界中,依戒、定、慧而入「王三昧」者,即是「聖行」。與聖行之理相契,而安住於真理中,即名「天行」。具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是「梵行」。以平等心,運無緣之大悲,示現出同於眾生之煩惱,欲拔其苦,即「病行」。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之小善,欲施與眾生樂,即「嬰兒行」。以上五行,能生十種功德(指菩薩十地),乃至究竟、成大涅槃。
以上所說,是名因禪定而有十法界的「生滅十法」,及「隱、顯三諦」(十法界之因,不離空、假、中三諦故),依次第生出,展轉增進,都含攝於成佛的法門中,即具足於中道實相的王三昧(意指佛的正覺菩提)內。此乃思議之境相,但非圓頓實相所觀的內容。(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