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課‧課文 宏亮的聲音

星雲大師 |2011.01.09
1217觀看次
字級

我們看到別人歡喜做功德,自己雖然沒有做,只要隨著發歡喜心,一樣會有功德。相反的,如果不能隨喜而生憎惡心,出口嘲笑譏諷,苦報是不堪設想的。

佛陀有一個弟子叫做善和,人長得矮小黑醜,可是音聲卻曼妙好聽。一天,佛陀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比丘請問佛陀道:「佛陀!善和比丘以什麼因緣長得那麼醜陋?可是,他的聲音卻是那麼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獲證羅漢果,請佛陀指示。」

佛陀說道:

「在很久以前,當人的壽命有四萬歲的時候,也就是拘留孫佛在世度完有緣的眾生而進入涅槃後,當時有一位國王得到佛陀的舍利,就招來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層寶塔。

這時有一個工人對同伴說:『僅僅幾粒舍利,國王為何要建築這麼大的寶塔來供奉?這樣,既浪費金錢,又浪費人工。』同伴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並勸他別多嘴,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壞。當寶塔快完成時,那工人又再度生起輕慢心,但沒有人理睬他。

七層寶塔終於完成了,很多來參觀的人都異口同聲地稱讚,生起無限的歡喜心。這時候,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過去對莊嚴的寶塔起輕慢心是錯了,為了懺悔前罪,他辦齋供眾結緣,並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裝懸一個金鈴。

比丘們!當時起輕慢心的工人就是現在的善和比丘,由於他輕慢佛塔,所以受醜陋之身的果報。後來他能夠悔改,並奉獻金鈴,所以今生有和雅的聲音,令聽到的人都能覺得身心舒暢。」

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隨喜功德」,學佛的人應該深深思維。

摘自《佛教叢書‧佛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