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一群專家在去年底一場論壇上,提議將渤海的水引入新疆,以解決當地缺水、土地沙漠化的問題。這項發想引起各界討論,但中國當局日前「澆冷水」,直指這只是民間議論的話題,官方沒有這種規畫,依目前沙漠擴大的速度,大概須耗時三百年才能遏止沙漠面積不斷擴張之勢。
大陸超過四分之一土地被沙漠覆蓋,或是土壤失去養分即將成為沙漠,使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作物生產和供水面臨危機。
專家提出的「引渤入疆」構想,是透過大量海水填滿沙漠中的乾鹽湖、鹹水湖和封閉的盆地,形成人造海水河湖,並利用地形發電,防止沙漠化程度惡化。
中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上周在國務院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極度乾旱的新疆,首先是尊重自然規律來植樹造林,並保護已有的天然植被,「引渤入疆」不切實際。
祝列克指出,有關部門在遏制沙漠面積擴大的問題上獲得了進展,中國退化的土地面積與二○○五年相比,減少了零點五個百分點,但要重新利用沙漠化的土地,需要數百年的時間。
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劉拓補充指出,大陸沙化土地面積達一百七十三點一一萬平方公里,可治理面積有五十三萬平方公里,按照每年縮減一千七百一十七平方公里的速度,推估至少需要三百年的時間,才能遏止沙漠面積不斷擴張的趨勢。
他指出,大陸十年間靠植樹造林,有效減緩了沙塵暴對北京、天津地區的影響,但大陸是世界四大沙塵暴頻發區,「沙塵暴在大陸不可能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