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崛起的大陸,什麼難題都不怕,惟獨對禁菸沒輒。隨著二○一一年到來,大陸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今年一月九日前百分之百室內禁菸的承諾,宣告破功。大陸至今連一條國家級的禁菸條文都沒有,加上菸草漲稅不漲價、菸草文化等因素,全民吸菸率不但沒有下降,二手菸受害者反而大增。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菸草生產和消費國家,每年約有一百二十萬人死於使用菸草所誘發的疾病,每年因接觸二手菸致病死亡的人數也多達十萬。
為了防治菸害,大陸當局近五年前簽署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菸草控制架構公約」(FCTC)時承諾,要在今年一月九日以前,讓大陸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場所百分之百禁菸。
不過,最新數據顯示,大陸的菸害未獲得控制,反而更嚴重。依據「二○一○中國控煙(菸)報告」,大陸每年仍有一百多萬人死於與菸草相關的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功煥指出,去年大陸吸菸人口超過三億人,二手菸受害者高達七億四千萬人,二手菸受害者比三年前增加兩億人。
去年歲末,南昌市政府提出號稱大陸最硬的「禁菸令」,擬要求機關辦公室、學校、醫療機構、網咖等十一類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菸,違者罰人民幣五千元。但這項禁菸草案,在商業壓力下,最後不了了之。
致力禁菸的楊功煥無奈表示,菸草業一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納稅大戶,政府很難對它「下手」,但菸草氾濫又是大陸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經濟與人民健康上,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大陸禁菸人士也將禁菸成效不彰,歸咎於中央的控菸履約小組。這個小組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門主導,但這個部門又管理國家菸草專賣局,「球員兼裁判」,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菸草業和行業管理部門直接介入政府控菸機構,導致大陸菸草控制效果不佳」。
禁菸人士同時批評,大陸不僅沒有一部專門針對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全國性法律,連「廣告法」和「國家煙(菸)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也沒有全面禁止菸草廣告,甚至紅塔、廣東雙喜等菸草業者還入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十佳傑出企業」。
在「國際菸草控制架構公約」破功後,公共衛生專家建議,大陸當局應把控菸議題納入中國的「十二五」(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規畫,制定國家級的專案控菸行動計畫;由國務院提出重大政策;對菸草業進行體制管理,實施政商分離。
「國際菸草控制架構公約」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前理事長布倫特蘭德於一九九八年發起,在二○○三年五月第五十六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中提出並獲得通過。此公約是世衛唯一的國際公約,要求各締約國應經由國內的相關立法、行政或其他措施及國際合作的方式,確實遵守公約各項規範,以遏止全球性的菸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