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有機市場有多大?根據德國公平交易基金會,針對有機食用比例的研究報告指出,有百分之十七的德國人經常食用或購買有機食品,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德國人不定期食用或購買有機食品。除掉一般超市及有機商店裡所看到的BIO系統認證,體制外德國四處林立的自體經營小型家庭式有機農場,也吸引了不少有機老饕的認同。
這些小型的家庭式有機農場,少部分是世代相傳的家業,有些則在全球性有機環保意識潮流推動下,有意識地轉投入到有機事業來發展。我家附近這個由兩位超過七十歲的羅氏雙胞胎老婆婆,經營的有機蘋果園,大約有二十多棵蘋果樹,入園前方有一株高大的核桃樹,樹齡將近一百八十多年,老婆婆告訴我,核桃樹是父親留給她們的傳家寶,樹的年齡跟有機蘋果園的年齡相同。
看她們倆七十高齡忙進忙出,一下子翻土,一會兒上高腳木架採蘋果,問她們會不會太辛苦了,她們爽朗地笑說;「不會啊!種蘋果給親朋好友吃怎麼會辛苦?親朋好友們吃慣了她們種的天然有機蘋果,再也不買一般超市的蘋果了。」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的蘋果,超市買不到,有機農社也買不到,羅氏婆婆種的蘋果大部分是送給親朋好友,及一些口耳相傳慕名而來的老饕們。這裡的有機蘋果也沒有特殊包裝,主要以回收的環保紙袋來分裝蘋果,或顧客們自備環保布袋為主。
自然農法 以愛為出發點
老婆婆奉行父親傳承給她們的自然農法信念,數十年如一日。她們告訴我,一個尊重土地、友愛他人的農夫,不會使用農藥來殘害地球與人類,而是以愛為出發點,尋求最健康、最合乎自然的方式來為他人服務,這就是她們的父親以自身經驗送給她們倆的自然農法精神。
老婆婆一邊跟我分享自然農法的理念,順手摘了兩顆蘋果要我馬上嘗嘗。她說別看這蘋果長得不漂亮,滋味可是相當美味。出奇美味的蘋果,有德國超級阿嬤以愛為出發點的善念,這樣的樂活耕種讓耕種者與顧客間,形成一種高度信任的互利互愛共生機制,咬下蘋果享受美味的那一刻,也讓人們記起與萬物和諧共存的平衡點。
回家前,她們裝了兩大袋蘋果交給了我,說是很開心認識我,要用這蘋果跟我做朋友。我一個人拎著近十公斤重的兩大袋蘋果步行回家,一路上心頭暖暖的,袋子裡的紅咚咚蘋果,讓我又想起了那一句她們告訴我的話,「凡事以愛為出發點,順應自然,尊重土地,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善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