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阿梅與老張結婚多年,兩個月前,小梅發現老張的手機有別的女人傳來的簡訊,且是相約吃飯的內容,詢問老張,老張說是網路上認識的朋友,也表示自己並沒有應約,小梅不相信,一直懷疑老張有外遇,三不五時與老張爭執,讓老張備感壓力,老張想問:究竟要如何才能讓小梅相信他的話?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教授葉紹國詳解:
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男女自由來往難免偶有曖昧之處,婚姻的維繫基於兩人之間的感情與恩義,而非取決於外人如何,若是夫妻情深,又有化解衝突的能力,外人只能偶爾插花,無法深入要害。丈夫手機上的簡訊牽引出別的女人,引起阿梅的懷疑,老張也為此求助,可見雙方皆有守護婚姻的願心,這場風波必能安然度過。
在這個情節輕微的「疑似」案件中,也許老張需要省察自己原來上網的動機是什麼?為何引來對方的邀約?老張是否清楚對方的目的?是否告知對方自己已有家室?是否明示來往的倫理界線?兩性交往寓含發展成戀情的可能,如果老張沒有坦白,小梅難免會左思右想,以為有前情乃至有後續。
當今媒體充斥著外遇的報導,妻子們飽受威脅,阿梅的擔心情有可原。但是「擔憂」是對「未來」事件的預想,未來的可能性可以是無限的,並不一定會照阿梅的揣測演出,外遇的可能性,畢竟不等於外遇。因此,「擔憂」本身多半是自尋煩惱,是無效的行為。
但是,「擔憂」可以有正面的作用,它可以使人警覺而未雨綢繆,比如檢討生活中的欠缺及自己的不足,精進自己的知識技能,改變思考方式,增加個人魅力,讓自己擁有更多資源與能力來應付生命中的變動。如果過度反應,總是「懷疑」丈夫有外遇,而不斷引起爭執,為了外人無端搞壞夫妻感情為頗不值。小梅是想證實外遇是真的?然後呢?看來,小梅應該多愛自己一點!
另一方面,夫、父的行為模式是妻、子的安全感來源,也是一個家庭的安定力量。經過此事,老張應檢討自己的人生目標,覺察自己的問題,充實生活內容、多跟親友來往。另一方面要多稱讚、多鼓勵小梅,讓阿梅知道丈夫關心她,珍惜她,這樣她會比較有自信,就能相信丈夫而且加倍回報丈夫。
如果小梅對自己有信心的話,應該要相信老張,對於他沒有應邀表示肯定與欣賞。在類似的處境下,老張也當如此對待小梅!在相愛的人之間,要為自己與對方留一點自我的空間,有心靈的自由度,愛才能恆久喜悅,否則愛會令人窒息!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女人一○四免費法律諮詢暨心情協談專線」:○二│三三九三│三五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