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校門口前令人肅然起敬的蔣公銅像嗎?這一座座維妙維肖的蔣公銅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答案是:著名的雕塑大師謝棟樑。事實上,早期蔣公銅像大多指定由他塑造。
走入台中國立美術館廣場,巨大景觀藝術作品《展》首先聳立在前,讓人馬上感受到藝術家強烈的藝術氣息,再往前走,是一片陳設雕塑作品的翠綠草皮,眾多作品中最令人一眼難忘的是《多福》,它厚實的雙手擁抱孩子進入溫暖的搖籃,撫育孩子出將入相,而這些令人驚艷的作品,都是雕塑家謝棟樑的創作。
謝棟樑曾表示,「一路走來非常蹣跚,但是一步一腳印,每一個系列代表我生命一個過程,一個紀錄。每一個系列存在一個時空背景,並深刻著我對生命的體驗。」 他的作品風格多元,每一時期都有出色的作品令人望之莫及,如寫實、變形、虛形、方形、圓形、非定形、抽象人物、歷史人物,浮生、無常、山水意象等系列的作品,皆表現出他在藝術上不可遏止的創作才華。
除才華洋溢外,謝棟樑更大膽嘗試、勇於改革,在一九七○年力排眾議,首開先鋒以玻璃纖維為雕塑新素材,取代石膏在雕塑上的不便,他說:「石膏非常重又容易破,複雜的造形又不容易做,支點小的也容易斷,我以玻璃纖維創作後,大件作品、複雜的作品都能創作出來。」這一股新興素材的風潮,使雕塑走入新的創作時代,而謝棟樑革新後的作品也獲得了第二十五屆全省美展優選,受業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