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外,有一株參天古樹,樹頂圓如傘蓋,佛陀正在樹下打坐。這時有一位年約半百的婆羅門,名叫婆羅豆婆遮,來到佛陀座前,不由分說的亂罵亂叫,禪定中的佛陀絲毫不予理會。
過了一會兒,佛陀從禪定中下座,開始經行,婆羅豆婆遮就跟在佛陀的背後,繼續謾罵著,佛陀還是不理睬他。經行完畢後,佛陀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婆羅豆婆遮衝到佛陀的面前說:「佛陀!你認輸了吧!」
佛陀平靜地說:「雙方鬥爭,勝了只有增加彼此的仇恨,輸的一方則寢食難安,這又何苦呢?何不把勝負都拋開,安穩自在的過一生呢?」
佛陀慈悲包容的心胸,以及充滿睿智的法語,終於令婆羅豆婆遮自慚形穢,落荒而逃了。
有一次,佛陀在外弘化,途經一片沙漠,遇到兩個商人。商人問佛陀:「您看見我們走失了的一匹駱駝嗎?」
「那駱駝是不是左眼失明,左足跛著,前齒缺斷?」佛陀問商人。
「對了!」
「我沒有看見那隻駱駝。」
商人聽了佛陀的回答,懷疑的問:「你能詳細的知道那駱駝的樣子,為什麼說沒有看見呢?一定是你偷去的。」於是帶著佛陀到官府去。
判官聽完那商人的控訴後,問佛陀道:「你為什麼知道駱駝的左眼失明呢?」
「我看見馬路右邊的草有咬嚙的痕跡,所以斷定牠一定左眼失明。」
「為什麼知道左足跛呢?」
「那路上的足跡,右足深,左足淺,因此知道牠左足跛,不良於行。」
「怎麼知道沒有前齒呢?」
「駱駝所吃的草,中央殘餘一小撮,想是中間沒有牙齒了。」
佛陀如此一說,兩個商人默默無言,佛陀繼續說道:「商人!不要掛念,那駱駝不是被人偷去的,因為駱駝的足跡邊沒有人的足跡,你去找,一定會找到的。」
判官傾耳聽了以後,說道:「商人!盜取駱駝的人不是佛陀,你們不要用淺智淺識懷疑聖者。」
佛陀是福慧圓滿的大智覺者,非凡夫所能妄自臆測,正如海水不可斗量一樣。
摘自《佛教叢書.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