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首部由外籍配偶自編、自導、自演、自剪的紀錄片《姊妹,賣冬瓜》誕生了!在製作過《兒子的大玩偶》和《第三十六個故事》等電影的知名導演侯孝賢支持下,紀錄了南洋姊妹會投入爭取移民權益的社運過程,希望藉由紀錄片鼓勵新移民和關心新移民議題的台灣人勇敢站出來。
來自泰國的舒潘瑤,擔任南洋姊妹會的理事長一職已兩年,是紀錄片四個女主角之一。她說,過去也有類似紀錄片,反映的卻不是她們真實的心聲,影片的主要訴求除了告訴社會大眾,新移民在台灣成為弱勢,不是因為沒能力,而是備受歧視的緣故外,拍攝過程間接證明了她們努力學習的意志。
姊妹會執行秘書邱雅青說:「侯導一開始就說,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自己製作。」從沒接觸過電影拍攝,到靠自己完成紀錄片,告訴大家她們正在尋找在台灣生存的社會地位,讓她們對自己更有信心,希望社會看她們的眼光不再是「來台灣賺錢」,而是「有緣才相聚」。
南洋姊妹會二○○三年成立,前身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夏曉鵑發起的中文識字班,新移民自組民間團體,不是為在台灣撈錢,而是學習台灣文化,拯救受到不平等對待如賣淫、受虐的姊妹。舒潘瑤說,來到台灣,有了孩子後,就開始過著為孩子營造幸福的日子,走上街頭抗爭不是為了錢。
對於這部青澀紀錄片《姊妹,賣冬瓜》,擔任該片顧問的侯孝賢說:「看得出能量,敘事清楚,情感多。」他指出,該片是少數他會從頭看到尾的電影。面對有人質疑外配拍紀錄片的動機,侯孝賢表示,知道自己做得有意義,不用在意別人的批評,外人沒資格指責,有些事現在不做,永遠不會有未來,還期許她們未來參展。
「賣冬瓜」是泰語「不要怕」的諧音,歷時兩年製作的紀錄片,主要呼籲南洋姊妹和大陸籍配偶別害怕爭取平等的地位,出來爭權益的姊妹不是本身很幸福,而是她們深信自己應該為大家謀福利。紀錄片明天晚間六時,在台北光點二樓藝文廳首映,報名可洽:(○二)二五一五九九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