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到

鄧榮坤 |2010.11.04
5590觀看次
字級

如果時光倒流,當你生活於明、清年代,聽到那聲令人神經必須繃緊的「聖旨到」時,是怎麼樣的一回心情?

每當看到電影或電視劇的皇宮太監,在大老遠的地方拉開嗓門高喊著:「聖旨到」,然後,進門,在接聖旨的官員或平民低頭跪接聖旨時,一臉嚴肅展開一卷黃綾,以十分高亢的聲音朗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念完上面八個字後,繼續宣讀聖旨的內容時,你是否想過,聖旨,到底是什麼玩意?

路過中國的土地,路過中國的歷史,我試著重新閱讀失落而褪色的聖旨滄桑……



路過江蘇省徐州市九里區,這裡有一座中國炎黃聖旨博物館,博物館裡收藏的近五十道明、清兩朝皇帝頒布的聖旨,被視為保存完好的稀世珍品。從清朝的「聖旨」中,可以從聖旨絲質看出清朝的國力的每下愈況!

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間的聖旨,絲質緊密厚實,織工極為精美,色澤歷久而不褪色;自嘉慶以後,聖旨的絲質愈來愈稀疏,而宣統時的聖旨的絲質幾乎和紙質差不多了。

聖旨所反映出的內容極為豐富,除了揭示當時封建皇權制度和官吏制度外,還反映紡織、防偽、書法和彩印的工藝技術。清代聖旨所用的絲織品,全部為江寧絲造廠所製造的,每幅聖旨上都有兩條「升降龍」作為防偽標記。

當時候,賜予文官的聖旨上,有吉祥雲朵底紋之圖案,賜予武官的則為獅子圖案。清代聖旨均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鈐蓋「制誥之寶」。

聖旨內容由翰林院撰擬,經內閣大學士奏定後,再按品級填發。書寫聖旨,則由皇帝從進士中,親自評點選拔最優秀的庶吉士擔任。當時,並非所有官吏都有資格書寫聖旨,書寫聖旨的人非大學士即狀元,書法技藝極為精湛!

不久前,在中國雁門關外的朔州市八岔口一帶,發現了明嘉靖年間,高一點六公尺、寬一公尺的聖旨碑,陰刻楷體石碑的正上方刻有「聖旨」二字,碑題「雁門關」三個大字。

立碑時間為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一五四九年),距今有四百五十幾年。碑文內容是保護生態植被、禁止砍伐林木的公告。

立於碑文前,令人不得不重新面對明末時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曾經對那片山林付出關愛!

雁門關,歷代都把此地視為戰略要地。北宋初期,楊業以右領衛大將軍等職守雁門關一帶,抵禦試圖向南方侵犯的遼軍。太平興國五年(公元九八○ 年),遼景宗率十萬大軍進攻雁門。楊業率軍突襲遼軍,遼軍大敗而回。七年四月,遼軍分路攻打宋朝,楊業統軍敗遼軍於雁門關下,斬遼兵三千人,俘虜萬餘人。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群峰峻拔,地勢險要,自從建雁門關以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這是中國萬里長城沿線迄今,所發現為生態保護而立的唯一的聖旨碑!



佇立於歷史煙流中,明嘉靖皇帝是集所有矛盾於一身的明代帝王,雖敬重有才華的文人,卻也會廷杖辱臣,後世史學家認為,他是一位荒淫暴虐之君。據史書記載,侍候他的宮人稍不如他的意,就施以杖刑,因此而喪命的竟然多至二百餘人。

嘉靖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跋扈」,擔心遭人暗算,於是,在乾清宮內設置了許多小臥室,臥室內分置若干床榻,每夜都換榻而眠,甚至一夜之內移榻數次,據說,連貼身的宮人也摸不清皇帝究竟在什麼地點睡覺!

當時,為生態保護而立的唯一的聖旨碑,坐落於朔城區南榆林鄉王化庄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山坡上,背後是雁門關沿線的崇山峻嶺,向北則是一馬平川,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

這一帶是當年游牧民族活動頻繁的地方,戰事頻傳。如今,聖旨石碑已斜臥在地上,碑座已無處找尋。由於風雨侵蝕,碑文刻跡模糊,經過文物工作者拓印,大部分文字才顯現出來。碑文通篇用小楷刻成,共有七○○字左右。

碑文以聖旨的名義書寫:聖旨雁門寧武等十八隘口,一切禁山地土退草還林……應該征糧查冊處分,禁山事例責成提調官……來巡視禁緝砍伐林木事宜……

碑文中還規定了對違禁者的懲罰:今後一應人等敢有擅入禁山砍伐林木,耕墾地土,參將守備……等官便擒拿解道問發南方煙瘴地面充軍……

從聖旨碑文中,不難發現,沒有太多作為的嘉靖皇帝,對雁門關一帶植被情況還十分重視!



不久前,在山西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的縣衙博物館內,舉辦了中國有史以來大規模的聖旨展,展出的聖旨二十餘幅,除兩幅為明代以外,其餘為清順治至宣統頒布的誥命和敕命。

其中,以明泰昌皇帝和清宣統皇帝的聖旨最為珍貴。

據專家說,由於泰昌皇帝只做了八個月的皇帝,溥儀也只做了兩年多的皇帝,他們頒布的聖旨數量非常有限,能保存下來是不容易的!

另外,一幅雍正皇帝的聖旨,也在汕頭澄海市出現。雍正皇帝是雍正十三年七月駕崩的,所以,這份在其死亡前五個月發布的聖旨,已成為高價值的收藏品。

據了解,澄海市上華鎮橫隴村的一戶劉姓人家,二十年來,一直收藏著這幅二百七十多年前,代表皇權統治無上權威的聖旨。這道聖旨是雍正十三年乙卯二月十五日書寫的,全長一點八五公尺,寬二十九公分,金黃色的絹絲布歷經近三○○年,已經有些許褪色,兩邊的執手也脫離了,但是,聖旨的字跡及印章依然清晰可辨。

右邊是兩條對稱的飛龍,中間有「奉而敕命」四字陰文篆書。聖旨內容以楷書書寫,大意為皇帝贈與李清梁的父親李發光為登仕佐郎,母親趙氏為三品孺人等 ;最後是落款和「敕命之寶」印鑒。

左邊是同樣的格式,只是所有的文字全部用滿文寫成。這道聖旨是該村村民劉某二十年前,在饒平民間收購來的,後來,以一千元賣給一位古董商販,不久,聽別人說聖旨是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於是,劉某又以其他藉口向古董商販贖回!

公元二○○二年一月下旬,一道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清朝康熙聖旨,在江西省吉安縣官田鄉湖霞村發現。

這道聖旨寫在錦緞上,長五點四尺,寬約一尺,左右邊幅分別繡有兩條栩栩如生的飛龍,以隸書書寫「奉天敕民」四個字,全文有書寫的三一九個正楷漢字,和三二○個滿文字,沒有標點符號。

落款為「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公元一七○四年),聖旨上蓋有「敕命之寶」印章。除了金黃色錦緞已陳舊褪色,四周已蝕邊外,整道詔書保存得完整,全部文字和印章清晰可見!這道由湖霞村委水陂村七十八歲農民歐陽中秀保存的聖旨,是康熙褒揚翰林院庶吉事歐陽齊父母親教子有方和賢淑善美而頒發的詔旨,而水陂村歐陽氏是歐陽齊之後代!(待續)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