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花意】菊花詩裡讀金秋

古傲狂生 |2010.11.01
2851觀看次
字級

菊花,因在金秋時節綻放,被中國古人視為傲霜鬥寒、風骨高潔的花中君子,向以「梅蘭竹菊」並稱。

屈原大概是歷史上詠菊花詩第一人,他吟唱著「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歌頌菊花的高貴品質,「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則自明其潔身自好、永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的品格。

東晉陶淵明則是最中意菊花的詩人,這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詩人,大約覺得菊花的精神最與自己契合,所以在他筆下不遺餘力地歌頌它:「懷以貞秀枝,卓群霜下傑」、「徑就荒,松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珥珥這些詩句堪稱千古絕唱。陶翁的愛菊,更由於《紅樓夢》的推許而愈加出名,有人甚至推陶為菊花的護花神。

在唐宋詩人筆下,菊花詩更顯多姿多采。詩仙李白說:「可歎東籬菊,莖疏葉且微。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詩聖杜甫道:「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兩人的超然灑脫和悲天憫人都躍然紙上。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白居易的「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梅堯臣的「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或白描,或寫意,或濃墨重彩,皆在在勾勒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菊花畫卷。

說菊花詩不能不提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七、三十八回寫「蘅蕪苑夜擬菊花題」、「林瀟湘魁奪菊花詩」,曹雪芹以細膩的筆觸為寶玉和紅樓女兒們代寫了十二首菊花詩,立意不俗,詞句俊雅,不讓唐宋諸賢,最為人所稱道。

有意思的是,唐末起義領袖黃巢的菊花詩也很有名。黃巢屢試不第,其詩直抒胸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若黃巢能一直保持這種豪情鬥志,他也許不會最終失敗吧。

報載,在日本栽培的菊花已成為四季常開,品種繁多的花卉。看來,愛菊的真不只中國人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