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往生了,高齡八十九。
外婆育有二女四男,孫子二十個,曾孫也十多個了,算得上子孫滿堂,福壽全歸。重要的是,每一個子孫都很愛她。她一生堅強慈愛,心胸寬闊,慈祥的雙手常常撫慰身邊的人的心靈,和她相處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外婆對人的真誠關懷,有外婆在的日子,覺得很幸福,這長長的人生,有四十多年和我密密重疊在一起。
愛美的外婆 樂觀熱情
外婆愛漂亮,她總是笑容滿面,燙一頭卷髮,穿著寬鬆的衣褲。出門要梳妝打扮,擦上粉才會出門。貼心的二舅會幫外婆買粉,這讓大家津津樂道。印象中外婆一直都是皺紋滿面,因為我懂事時,外婆已經五十歲了。然而她生性樂觀,偶爾還會哼哼唱唱一些民謠小曲。在外婆家用餐,每個人都知道外婆會幫人一直夾菜、勸食,往往一個碗被她堆得滿滿,熱情得不得了。年紀大以後,深怕大家上班家裡沒人照顧,她總是守在家中。
外婆常常到山上探視我們,因為外婆的孩子們不論男女,結婚後都離家很近。外婆蓋了五間連在一起的樓房,我的四個舅舅都住在一起,媽媽和阿姨都嫁在隔壁村,但是媽媽跟著爸爸到南投深山開墾,所以離外婆最遠。每次外婆來都要換兩趟車,從山下走將近一小時的山路到山上。她來時總會帶伴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蕉餅,有股濃濃的香蕉油的味道,吃起來很甜,是小孩子很喜歡的零食,現在在超市還可以看到這種零食,我都會拿來聞一聞,懷念一下。
印象中外婆最喜歡吃南投中寮自產的香蕉,尤其是在樹上已經熟透的,一剝開香氣四溢,滋味甜美,她一次可以吃上好幾條。
辛勞的外婆 美好回憶
我五六歲時,每逢放暑假,我都會跟回外婆家長住一段時間,那時外婆還住在八卦山頂附近山凹的土角厝,用水不方便,要到山下的公井洗衣服,會有一群婆婆媽媽聚在那裡,用綁住繩子的桶子汲水,這是我對井水的一個美好回憶,後來在書上讀到和井有關的記載,腦中就會浮出陰涼的山壁和透明清澈的井水,這些回憶都是和外婆連在一起。
那時舅舅當中只剩下讀國中的小舅和我作伴,小舅的房間在離屋子好遠的豬舍旁,房間裡卻陳設井然,在那裡,小舅為我背第一首千家詩:「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開啟我對文學的興趣。
有一次,三舅的一隻眼睛因為坐火車噴到鐵砂化膿,需開刀住院,外婆帶著我去醫院照顧他,住在陳設簡單的小醫院裡,三舅躺在病床上無聊,一直捏我的鼻子,捉弄我。外婆看我哭,帶我去買了一雙網織上面綴滿珠珠的拖鞋,小小年紀死始終記得那美麗的鞋面,和醫院翠綠乾淨的環境。長大才知道,外婆一直想減輕媽媽照顧四個小孩、兼顧上山工作和操持家務的辛勞,但其實外婆自己也是操勞不堪。
晚年的外婆 兒孫隨侍
等我長大成人,經常特地去看外婆,喜歡坐在外婆的旁邊聽她說話,喜歡看外婆扁扁大大的腳,看外婆滿臉皺紋還可以撐著拐杖在屋前屋後走來走去,覺得自己真是幸福,有一個高齡的外婆可以一起說話和回憶。
外婆因為肺部纖維化,這三年來不斷進出醫院,尤其最近兩個月她住在呼吸照護病房,子孫們幾乎天天去看她,不需要排班,有空的人就去,每次到病房去探視,整個呼吸病房都是氣切或插管的,其他的病床邊幾乎都沒有人,就外婆的病床邊最熱鬧。
雖然一直沒有辦法交談,但是我們在病床邊呼喚她,不斷地撫摸外婆的臉,把防止扯下呼吸管被綁住的雙手解下來,幫她活動,幫她翻身,外婆意識時清楚,時模糊,當護理人員來抽痰,外婆痛苦扭曲的表情,告訴我們她很痛,每個人都泛紅了眼眶。
我們都知道雖然和外婆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是希望在最後的這段日子,外婆不要受太多的苦,心理上知道離別的時間就快到了,所以我們更勤跑病房,緊握外婆溫暖的雙手,多看看外婆布滿皺紋仍然紅潤的臉龐。
中秋節前夕,外婆選擇在這樣美好季節離開,我們心裡雖然不捨,但是看到其他病患因長期住呼吸病房,忍受各種醫療折磨,也知道這對外婆來講是解脫,祝福外婆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