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之道】加強教育 及早處理

羅智華 |2010.10.17
1039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教育部軍訓處處長王福林表示,校園霸凌的防治主軸可分為「教育宣導」與「及早發現處理」兩大面向。以教育宣導為例,除編輯案例分析教材提教師參考外,為讓學生了解校園霸凌是有可能觸法的行為,也特別將法治教育融入其中,並結合品格與生命教育,希望透過多元方式來幫助學生釐清對霸凌的誤解與迷思。

「校園霸凌屬於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但嚴重的校園偏差事件不一定是校園霸凌事件。」軍訓處教官顏家棟表示,一般人常把校園偏差行為與校園霸凌相互混淆,事實上兩者有所不同。

然而,儘管教育部將校園霸凌防治列為教育重點,但成效有時候卻不如預期。一位任教於國中的教師私下表示,原因之一在於,有些學校為避免霸凌事件浮上檯面、鬧上新聞版面,常會希望學生私下和解,息事寧人的心態易導致防治成效不彰;也有老師因不知該從何處理霸凌事件,而感到力不從心。

對此,王福林表示,為建立教育人員輔導知能與了解霸凌定義,教育部在全國各縣市舉辦「校園安全維護工作研習」,邀集學校人員參加。另方面則從改善校園霸凌與建立輔導機制著手,依校園暴力與霸凌三級預防作業流程來及早進行輔導,維護校園安全。



王福林說,校園霸凌行為有別於偶發性校園暴力偏差行為,輔導方式除根據霸凌情況來調整,針對霸凌者與受霸凌學生給予適當輔導外,也結合警政署、民間團體之力多管齊下,未來會繼續針對國中校園進行問卷調查,持續了解霸凌發生的比例與面臨問題,對症下藥,防患於未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