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國文專任教師兼班導師的內人,日前跟我說了一件學校發生的事。
她午休時間在辦公室批改作業,另一班級導師指派當時在辦公室協助的公差學生,代送物品至班上,公差學生在了解各項指示及注意事項後,出發前有禮貌的詢問老師,現在送去要交給誰?老師說現在科任課教室沒有人,學生再問,教室沒有人我方便進去嗎?
當時她覺得平時看來憨直的學生,設想周到且應對合宜,正要讚美時,「你會偷東西嗎
?」、「你不會趁沒人的時候…?」一連幾句詢問傳入耳際,她心中泛起一深深的痛感與不捨,立即站起來拍拍學生肩膀,告訴他把握時間趕緊去送,送完立刻回教室上課,而她帶著沉重的心情,度過反思的下午。
人友善、心友善、環境友善…,友善校園理念實在不應淪為高懸的口號,友善校園指標中期待教職員工能以理性、公平及友善的態度對待彼此與學生,因此應奠基在相信學生,給予他們在心理及學習環境中,最佳的身教及互動,校內不應發生言語侮辱。
教師的一句話可以是學生一輩子的牽引,但若不慎反可能成為斲傷學生心靈的利刃,教育同業應時時提醒自己,切勿因自己不察傷學生於無形卻不自知,期待我們都能秉持教育專業,植基於相信學生,以建構人友善、心友善的積極校園。
黃坤謨(高雄市/國小輔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