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大學體質 排名更上一層樓

庾均 |2010.09.21
892觀看次
字級

英國《泰晤士報》日前公布世界大學排名,清大(一○七)首次超越台大(一一五),成為我國排名最前的學校,不過都沒有進入百大,香港大學(二十一)是兩岸四地之冠。

雖然教育部說,第二期五年五百億元的卓越大學經費,並不再一味要求大學追求國際排名,應該扎根大學教育,不過,從我國大學的排名不升反降,及就算上升也仍在百名左右徘徊的趨勢來看,不難發現台灣的頂尖大學想要排名更上一層樓,需要的不是五年五百億的特效藥,而是要從根本檢討大學體制。

就好像企業管理一樣,當一家原本靠老闆帶領的員工,拚命工作創造持續成長的營業額,然而公司業績成長到某個程度,一定會面臨瓶頸,不是因員工或老闆不努力,也不是靠增加員工或加班就能超越,而是因公司已大到需要建構新的運作模式,才能繼續成長。

這樣想好了,當初郭台銘拿五十萬元創辦鴻海,到今天成為年營收破兆的超大企業,這期間公司組織與企業營運策略一定截然不同,而且是隨著營業額成長,而不斷調整修正。

台灣頂尖大學的國際排名始終在一百至兩百名間徘徊,而政府提出的振興方案,也始終在既有架構下追加預算,就好像企業營業額成長面臨瓶頸後,企業主只一味地增聘員工或加班,卻不檢討企業體制是否必須重新建構。

台灣頂尖大學的國際排名如果要再上一層樓,勢必得向外國前段班大學學習,而且不能好高騖遠地向世界前十大學習,教育部或大學應派人研究世界百大的大學中,那些排名是持續穩定,深入了解這些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實際運作模式,找出與台灣頂尖大學的異同,然後,設計幫助大學調整體質的作法,如此才可能讓台灣頂尖大學向上提升。

光砸錢卻不調整大學體質,就好像企業主不斷加碼獎金,鼓勵業績已到頂的超級業務員再創業績一樣,就算真能靠加班再擠出一點業績,但邊際效益恐怕會愈來愈低,遲早會趨近於零。

庾均(北縣新店/文化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