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尊重女性 挽救婚姻

 |2006.07.08
494觀看次
字級

內政部日前發表人口統計,在婚姻統計方面,有幾項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新郎、新娘初婚年齡愈來愈遲;二是選擇不婚的比率愈來愈高;三是離婚率上升速度愈來愈快;四是高齡離婚人數愈來愈多。
二○○四年是過去結婚率最低的一年,因為趕上傳統民俗的孤鸞年,被認為不適合結婚的關係,結婚率只有千分之五點七。二○○五年由於剛過了孤鸞年,原本預期結婚率會大幅提高,但是也僅上升了千分之零點六,結婚率為千分之六點三;與以前年度相較,續呈下降走向。
二○○四年,新娘平均初婚年齡是二十六點九歲,新郎是三十點一歲;二○○五年新娘平均初婚年齡是二十七點四歲,新郎是三十點六歲,長期呈現升高的趨勢。

台北市的平均結婚年齡,新娘、新郎都高於其他地區;新娘平均三十點四歲,新郎平均三十四點四歲。歷年的資料顯示,平均結婚年齡愈來愈遲;且不婚比例不斷提高。

長期來看,離婚率是持續上升,二○○五年已經達到千分之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總離婚率與十年前的一九九五年相較,提高了一倍。

而高齡夫妻離婚的比率也大幅上升。就近十年間的增幅加以比較,婚齡在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間的,離婚率提高二點八倍;婚齡在三十年以上的離婚率提高二點七倍;婚齡在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的,離婚率提高了一點四倍,都遠超過婚齡較低各組別提高的速度,顯示高齡離婚形成風潮,婚姻穩定狀態喪失,演變為一項應予探討的新社會問題。

對於前未之見的高齡離婚現象,社會問題專家的解釋是,由於女性自主意識上升所致,是因為女性不再想受制於他人,要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在過去,保守的社會觀念,對離婚女性不能理性友善的對待,讓許多不幸的婚姻勉強忍隱;而現在因為都市化、開放化和女性經濟上自主能力的提高,選擇由婚姻的牢籠中解脫出來的比例大幅提高。

許多女性之忍受不幸乃至於暴力的婚姻,是因為受到孩子的牽絆,當孩子長大成人,可以獨立的時候,做母親的就不想再忍氣吞聲,要離開暴力的丈夫,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子女鼓勵母親做離婚選擇的,也一天比一天增多。

近年來女性不但教育程度提高,參加讀書會、聽演講、出席座談會、上社區大學或成長團體。追求上進,精進學習的女性為數日眾,依相關調查研究統計,女性的人數是男性四倍。

愈來愈多富文化素養的妻子,不能再容忍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丈夫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身為男性在這方面要反躬自省:只有重視道德,講求倫理,擴展知識領域,提升文化素養,溫和對待女性,努力分擔家務,尊重妻子意願感受,才不會被老妻拋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