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故居中的不朽

李碧華 |2010.08.23
573觀看次
字級

穿街過巷來到泰安街尋訪李國鼎故居。那是一座灰瓦綠樹的典型日式建築,八十年歲月讓老建築雖有點搖搖欲墜,但典雅怡人,在龍應台當文化局局長的力保下,它免於被拆除的命運而成為二級古蹟,留下的文物如今就以自負盈虧的紀念館形式對外開放。

有一陣子,我天天經過泰安街,也經過這故居的門前,但我都不知道它對外開放,直到一個朋友去做義工,我才入其門內,越過庭園小徑去和故人交會。

時光流轉,八年前離世的李國鼎先生當年必看氣象的黑白電視,和夫人一起做晚禱的小屋,都在歲月中減了聲息。舊時代的官舍都很類似,客廳大到可以擺兩套沙發,腳下鋪了彰顯當年顯赫的紅色地毯,還有擺滿群書的書房外,屬於李先生屋中最獨特的布置,還有滿玻璃櫃的洋娃娃。

這位科技先鋒為什麼有此「特殊癖好」?原來,他為台灣經濟做龍頭,出國找到玩具加工當外銷素材,當年這些洋娃娃加工替國家賺取到可觀外匯,成為經濟起飛重要動力。黑白電視如今已因主人遠走而沉默,當年到了晚間七點可一定要打開,因為李先生詳實記錄氣象,讓工程的推動不受天候影響。

屋中翻閱李先生當年書寫的筆記本,從其中找尋故人行誼外,我還看到牆壁上對李先生的生平介紹,他形容自己是個「空罐子」,只有空罐子才能「虛懷若谷」。他總說,愈求知,愈覺自己不足,因為知識的範圍實在太廣泛,進步也太快了。要能抱持好奇心不斷的求知,若有一天感到滿足時,這個人的人生也就接近終點了。

李先生生前還有「三快」之稱,講話快、做事快、走路快,沒有耐性一步一階的拾級而上,交代部屬的事,最好「昨天就已經做到了」。

勤奮作事、講求效率,我在故居感受一位先人的不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