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組行動聯盟 婦女組手工皂班

李祖翔 |2010.08.21
960觀看次
字級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原鄉永續重建計畫」,在嘉義阿里山鄉、高雄桃源鄉勤和村、那瑪夏鄉達卡努瓦村、屏東三地門鄉大社部落以及霧台達巴里蘭五個地區執行,旗山也設立南部工作站,以五年為計畫,培育部落人才為目標,期望當地青年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原鄉。基金會選擇放手主導重建工作,只扮演輔導角色,主因在於「溝通」不利。

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重建過程遭遇很多狀況,部落內支持和反對派、山下和山上的理念不同,都需要溝通。近一年了,溝通仍是摸索的重點,溝通既然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過去原民又因習慣辛苦生活,早有「自我振作」的信念,所以基金會選擇讓原鄉青年自組「行動聯盟」,打開溝通管道,連那瑪夏鄉鄒族婦女也嘗試團結,組成手工皂班和文化成長班,在父系社會裡無疑是種突破,對於重建工作和未來自力更生都是一大幫助。

意見分歧

拖慢工程進度

洪智杰說,災後,原民面臨「部落分裂」和產生「被他人決定命運的不滿」,使安撫工作備受挑戰。對於前者,基金會必須讓意見分歧的兩造了解對方想法,例如離開山林就像背棄祖靈,後代會遺忘鄒族,以及應該面對災變、勇敢振作,所以村民須認清事實、接受,然後保有傳統文化再重建;而後者較難解決,原來,原民不滿政府沒讓他們參與決定族人命運的遷離和入住永久屋一事,便將不滿投注於重建,工作時,只要沒人詢問他們意見就不配合,讓進度趨向緩慢。

原民的不滿其實還有「產業道路未恢復,農作物無法運銷」的疑惑,這也導致情緒問題始終無法找到疏通出口,僅僅上月就有七人往生,以自殺和病逝為主。產業道路無法修復,讓嘉義山八個鄒族村落:達邦、特富野、里佳、山美、新美、茶山、來吉、樂野的經濟作物損害滯銷,他們不懂為什麼觀光客上得了山,收成的茶葉、蔬果卻下不去?為此,洪智杰說,道路比河谷低,一下雨就斷,開挖馬路又會加深自然破懷,實在是兩難。

孩子畢業

修房協助農忙

經濟生存的阻礙還反映在孩童身上。根據至善編輯小組探訪得知,三地門大社部落達瓦蘭的大小孩子,有些在這一年畢業,但他們的畢業期許與一般學生不同,大專畢業生的志願是想為部落做藝術造景、藝文創作傳承、營造觀光休閒產業,及為孩童開設才藝教室;國中畢業生則想幫大家修房子、修車、打掃環境、協助農忙、當褓母或唱歌給族人聽,他們常說:「部落需要什麼,就是他們現在想做的事。」

「我們的土地是有靈魂的,不只是用來蓋房子而已。」至善了解原民對山林的情感後,面對懸而未決的安住問題,也煩惱不已。而政府部門和民間團體則為原民在台北舉辦許多手工藝品產銷市集,洪智杰說:「一點一滴對原民都有幫助,可是對維生的長遠規畫來說,還不夠!」基金會最盼望的,還是政府與民間的備災能力,能讓原民脫離即將進入颱風季節的二次苦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