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象徵十六歲少年轉大人的七夕「躦桌腳」節慶今天在台南市登場!台南市政府今年結合傳統科儀和藝術創意,規畫十四場少年主題活動,不僅能認識台式的中華習俗,擁有成年禮文化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台灣三大港市的青少年,都能用街舞、音樂和戲劇大PK,台南最年輕和最年長的劇團,也將以織女七娘媽的故事作藍本,和國際藝術團體一較高下。

台南市長許添財表示,將傳統科儀藝術化,已邁入第九年,過去將台南文化搬到台北,讓全台都能認識台灣習俗,並邀請國內外知名音樂大師共襄盛舉,但今年首度讓「十六歲」少年、少女當主角,再加入「YOUTH玩創營」,大人將對青少年的創意和思維大開眼界。
台南府城的做十六歲成年禮儀式,化傳統科儀為藝術,讓人眼睛一亮。圖/記者李祖翔
行政院文建會第三處處長許耿修說,台灣發展出具特色的中華文化,是連閩南泉州人都感到驚艷的,應該讓它揚名國際。
台南市市政府文化觀光處處長劉怡蘋指出,藝術節還舉辦「府城、京都、仙台、廣州,國際七夕文化交流展」,希望台灣認清自己的定位,挖掘自己的好;而台南著名的「做十六歲」成年禮,意味成為能為自己負責任的大人。除文化意涵濃厚,藝術節還搭上公益風潮,關懷失能、失智、失依老人,今年的七夕情人節將是最有意義的。
去年因八八風災而停辦的「十六歲向前行,自行車環台」活動,已在四日順利出發,親子將挑戰十九天環台之旅;此外,藝術節自即日起至十五日,陸續有七娘媽成年禮科儀訓練、科儀與祭祀展覽、少年營、府城創意女兒節、創意市集、十六歲老青劇場、封神榜導覽、七娘媽轎DIY和國際音樂饗宴等活動,詳情可至官網http://tn16.tncity.tw,或電洽(○六)二九八一○○○。
《新聞小辭典》七夕
農曆七月七日是中華文化「七夕」的傳統節慶,在民間信仰中,以「乞巧會」和「魁星會」最為著名。在台灣,七夕主祀牛女雙星,而七娘媽指的就是織女,七夕祭拜,是婦女也是孩子成年的重要節日,其他庇祐子女成長的還有註生娘娘、媽祖、觀音、床母等呵護神;同日誕生的男性神明,則有魁星、文昌、關公、呂祖、朱衣,世稱五文昌,所以七夕還是保佑子女成長和祈禱高中狀元的日子,台灣三大港市: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台北艋舺,也都有類似成年禮的儀式,俗稱「做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