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多年的小學同學約我聚會,她正為功名親情難以取捨而苦惱,無法解脫,我自問:「我能幫她什麼?」
記得在人間大學的維摩書院學到的──傾聽、整理、回應──我試著套用,並真心的諦聽、用真誠的眼神深觀,設身處地體會她的感受,整理出她的矛盾點,回應我所理解的,幫她整理出一些頭緒,然後讓她自己做選擇──原來,每個人中心都早有自己的答案,只是在低落的情緒中不敢肯定自己。
「傾聽」的確是助人的不二法門,從同學的個案中,我更肯定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很喜歡咀嚼書院寮房口,那段大師所說的話:「醃醬瓜的封口愈密,味道愈是甘甜。」除了適時地與人分享心情,隨喜地給人歡喜讚歎,其它的時間,我留給自己,細細品味與思惟──知苦、集、滅、道,佛陀法輪所轉的聖義諦,此刻的我應知、應修、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