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真的很捨不得爸爸,我爸對這家付出這麼多,我真的不想讓他這麼痛苦…」
「看到爸爸進入最後的階段,心裡一定是萬般的不捨。」
「嗯。」
「這階段很重要,家中有藥物,可以緩解你父親不舒服的症狀。但除了舒適之外,更重要的是…」「什麼?」
「我希望你們能用穩定的口吻,來跟阿言伯說話,承諾會盡所能,讓他的症狀緩解。並跟他說感謝、愛、對不起以及再見。」
「喔…」
隔天一早,阿言伯血壓一直往下掉,阿雪接到小惠焦慮詢問的電話:
「阿雪,妳能過來一趟嗎?」
當阿雪跟社工、志工一起到阿言伯家中時,看到三十幾位阿言伯的子孫,早已回來。在六十多隻眼睛的關切下,阿雪做完阿言伯的身體評估後,發現阿言伯僅剩下微微氣息,腳上血管的脈動已摸不到,於是請志工協助身體清潔,阿雪跟社工則到客廳對眾家屬、包括年幼的小孫子們,尤其是對阿菊阿嬤說明:
「阿嬤,阿公血壓很低,腳上脈動已經摸不到了…」
「嗚…」阿菊嫂還沒聽完就開始痛哭,阿雪立即抱著阿菊嫂,跟大家說:
「現在阿言伯都還聽得到,我們可以跟阿言伯說大家對他的感謝,抱歉還有愛跟保證與祝福(再見)。」
「他都沒辦法回應,都已經聽不到了,不用再說了。」阿菊嫂邊哭邊說。
「阿菊嫂,科學實驗證明過,就算人往生後八小時,也都聽得到喔,阿言伯現在只是無法表達,但他還是聽得到我們說話。」
沒想到原本還在哭泣的阿菊嫂,聽完後立刻站起來,用手擦擦眼淚,走進房間跟阿言伯說:
「阿言啊!感謝你這五十幾年來,為家中付出,孩子們都大了,該盡的義務也盡完了,不是說好要讓我先走的嗎?先走的比較好命啦…」阿菊嫂哭泣著說。
「…」雖然室內有三十幾人,卻一片寂靜。
「阿菊嫂,您可以再次牽牽阿言伯的手;再次抱抱這跟您五十幾年的伴侶。我幫您們拍照片,阿言伯怕您寂寞,曾經交代我,要幫您們多拍一些照片,給您留念。」
「阿言啊,我在你身軀邊,子孫都在你身軀邊,你免驚啦,要放心…(台語)」
「阿菊嫂,您可以親一下阿言伯啊?」阿雪建議。
「不行啦!我們這輩子,從來都沒親過耶!」阿菊嫂害羞地說。
「那麼,臉對臉輕輕的碰一下,讓阿言伯也可以感受到,這重要的一刻…」
「這樣喔…」由於不必親嘴巴,阿菊嫂就把她的臉,靠近阿言伯的臉旁,開心地跟他把臉貼在一起。
於是陸陸續續的,阿言伯的嫂嫂、兄弟姊妹、兒子、女兒、孫子們,大家跟阿言伯說完後,也都主動跟他擁抱,小孫子們更是搶著,要握阿言伯的手。(待續)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