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e世代學子中文程度江河日下,讓不少學者專家看了憂心忡忡,為了提升學生中文能力,台北市教育局昨天宣布將自九十五學年度國小每周增加一節國語文學習節數,藉此提升小學生的國語文基本能力、增加學生對國語文的認知思考、熟悉正確語法。教育局希望藉此政策為小學生的中文底子做好扎根工作。
北市教育局表示,相較於亞洲鄰近國家或是其他城市的學生國語文學習節數,台北市小學明顯來得少一些,例如香港每周的國語文學習節數約為十二至十三節、新加坡為八至十二節、日本為七至八節,而台北市則是五至六節。
為了提升學生的國語文能力,台北市語文委員會經過與專家學者、教師的討論後,決定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國小每周增加一節的國語文學習節數。
在課程安排方面,教育局國教科表示,在維持鄉土語言教學每周一節及英語每周二節的授課原則下;教育局將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規畫台北市國小一至四年級彈性節數各增加一節;五、六年級則於原有彈性學習節數中調整一節以進行國語文教學。
而教師則是據台北市九十五學年度國小教師每周授課實施要點之基本授課節數外,依增加的節數支領鐘點費。
教育局表示,國語文能力好不好不只牽涉到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會影響其他領域學科的學習表現,可說是相當重要。
因此教育局希望透過增加國語文學習節數,來幫助國小學童建立良好的國語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