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委託大考中心進行大學入學考試加考英聽,並研究本國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大考中心提出學測或指考單獨考英聽,及獨立檢測兩個方案;大學學測國文的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分開測驗,或一年舉辦兩次至四次語文表達能力檢測等方案,一併提交八月全國教育會議討論。
大考中心英語科諮詢委員、台師大英語系教授張武昌表示,由於學測報考人數較多,在學測加考英聽的可行性比較高。但也可辦理獨立檢測,一年舉辦兩次,成績可保留兩年。
據大考中心統計,三十年來,台灣學生的英文,考生平均只得六至八分,換算百分制,相當於三十至四十分。
大考中心發言人洪冬桂表示,很多國家都在考英聽,考試設備包括透過廣播電台新聞廣播、光碟或磁帶播放,或是個人化的收音機,技術上沒問題,台灣也可循序漸進辦理。
此外,大考中心昨日也提出「本國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單獨列考科」的方案構想。方案一是讓語表能力與學測國文選擇題脫勾,學測國文測驗時間一百二十分,改為兩個時段;方案二則於學測、指考之外單獨施測,於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舉辦一次,每次測驗時間八十分鐘,學生可自行選考,成績可保留兩年。
大考中心並規畫在方案一成熟後,視情況考慮規畫語表單獨測驗;一年多試,先從兩次漸進至四次,考生一學年至多得考兩次,但不可連續報考。
語表能力無論是在學測考或單獨檢測,題目都是三題,包括基本的語文應用能力、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等三項測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