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代工台商 走上零利潤鋼索

 |2010.07.11
584觀看次
字級

大陸面臨加薪潮等諸多利空衝擊,企業利潤不斷被侵蝕,部分業者有意擴大規模壓低成本,但又面臨招工荒困擾;其中東莞代工企業已面臨生死一線間,加薪潮已經直接侵蝕三成的利潤。東莞長江電腦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張靜就說,員工加薪後,侵蝕掉百分之零點五的利潤,淨利潤只剩百分之一點五。

長江電腦公司位於東莞市清溪鎮,是一家典型代工公司,公司生產電腦機殼和散熱器外殼,為戴爾等諸多知名品牌代工。類似長江電腦這樣的代工企業在東莞就有一點四萬家,多為台資和港資企業。在度過近三十年低人工成本的「美好時光」後,在加薪潮、人民幣升值及出口退稅政策等因素的衝擊下,這些企業成本同步增加。

據瞭解,這些代工企業如今絕大多數利潤率不超過百分之十,電子製造服務業平均毛利率自○六年的百分之六點二,驟降到如今不足百分之三,淨利潤更不到百分之一。玩具業在一九九○年時還有高達百分之三十的利潤,十年前的二○○○年也還有百分之二十,但此後該行業利潤急轉直下,到○六年基本上無利可圖了。

下一個政策是…

沒人敢想

一位東莞台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利潤降低,而是不知道政府接下來會做什麼。像今年加薪幅度高達百分之十九點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原以為是人民幣八百元(約新台幣三千七百六十元),沒想到竟是九百二十元(約新台幣四千三百二十四元)。官方給的說法是,「○九年沒有加薪」。

東莞台商表示,這是否暗示企業今後每年都會加薪百分之十?或是即便某年不加,來年也會補加?現在所有的老闆們都在等,工人也在等,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每年加薪百分之十變成常態,但利潤沒有增加、甚至減少,最後只有倒閉。

東莞台商協會會長葉春榮說,現在什麼行業有百分之十七的利潤?出口型企業的利潤都很薄,一下子取消百分之十七的出口退稅,等於剝奪他們的利潤,此舉可能成為壓垮很多純代工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利潤被逐漸攤薄的情況下,代工企業果斷地選擇擴大規模,如今卻面臨「招工荒」。像長江電腦公司現在最頭疼的還不是加薪,而是加薪後依然延續的「招工荒」,公司現有一千四百名工人,他們的平均在崗時間只有半年。接下來,是要出走還是內移呢?

實際上,出走潮不是現在才開始。五年前,大陸暫停出口退稅、人民幣升值、兩稅合一,尤其是○八年新勞動法實施前後,珠三角早就有不少傳統產業,如家具、鞋類、服裝、燈飾已陸續展開遷移。內遷以廣西、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為主;外移以越南、印尼、印度等地為大宗。

港商林先生是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一家塑膠廠老闆,挺過金融危機後,今年工廠接到的海外訂單很多,全接的話根本忙不過來。以往每逢旺季,他都擴大生產,廣招工人,但這次他猶豫了,因為利潤已被各種因素消化得所剩無幾。

工人基本工資漲,人民幣不斷升值,同樣數額的訂單,實際利潤至少比往年少了三成。傳統產業本來利潤已很薄,如鞋類、玩具、服裝平均利潤很多低於百分之十,有的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工人一罷工,集體調薪,幾乎吃掉全部利潤。

東莞東城台商會集合了數十家箱包業者,遠赴遼寧營口找尋新的生產基地,準備「集體出走」;鞋類台商豐泰、寶成遠走越南、印度;寶成還到江西設廠。

內遷還是外移…

皆難求生

內遷和外移都要面臨運輸成本提高、當地環境適應、出口報關便利與否的挑戰,產業鏈的配套更是一大問題,這些問號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罷工和成本升高,只會永無止境地威脅遷移後的廠商。像是三年前,越南幣值不穩、工人罷工情況嚴重,不少移到越南的台灣鞋廠損失慘重,不得不又把訂單移回東莞。

在大陸政府容忍下的「罷工」如野火燎原,大陸調漲薪資、改變勞工待遇,已是無法遏制的浪潮,許多台商認為,這也無異是在金融危機後最大的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