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弦樂團四重奏 將巡迴校園

郭士榛 |2010.07.06
129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用四條弦編織的音樂小宇宙,由台灣弦樂團各聲部主要團員,包括小提琴譚正、鄭澤勳、中提琴許哲惠、大提琴林榆婕四人合組的「台灣弦樂團弦樂四重奏」,明天將在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成立音樂會,演奏海頓、孟德爾頌、舒曼經典曲目;並將於下學年度展開全省校園巡迴,以「解說音樂會」的模式,活潑、紮實的內容到基層推廣古典音樂,這是台灣弦樂團成立二十周年的重要改變與願望。

去年是海頓逝世二百年,他是奠定弦樂四重奏形式的重要人物,由海頓一生的創作,看到弦樂四重奏從雛形邁向成熟。誕生二百年的孟德爾頌,模仿貝多芬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可說是延續了古典風格與精神,而舒曼若還在世,則今年已二百歲,三首弦樂四重奏受到孟德爾頌激勵。

台灣弦樂團團長鄭斯鈞指出,成立二十年的台灣弦樂團,一直想做校園音樂推廣,但台灣弦樂團十五人一起進校園開銷很大,而四個人是最佳組合,機動性又夠,明天是成立弦樂四重奏的首場音樂會,二十四日將在桃園館演藝廳演出,下半年開始在台北縣、台東、花蓮等二十多所國高中校園演出。

四重奏是古典音樂中最為均衡、精練的演出組合,譚正指出,藉由四個同為弦樂家族的樂器:二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編織的音樂,呈現的聲響與結構,有著其他形式不及的精緻與細膩,聲響上的和諧也無所比擬。

大提琴林榆婕說,弦樂四重奏講究聲部均衡、有著合奏、競奏、溝通的關係,透過互相傾聽,達到心神交會的境界,這是獨奏家和交響樂團無法獲得的樂趣。美國、英國都有許多四重奏樂團,而著名的四重奏樂團,當其中一位團員離開,都會選擇解散,就是因為很難再找到有感情、有默契的成員。

譚正表示,校園巡迴與音樂廳的音樂會,將以兩套不同曲目引領聽眾進入古典音樂世界,校園巡迴將以耳熟能詳的帕海貝爾的「卡農」、莫札特的「狩獵」、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等曲目,將古典音樂介紹給學生。詳情可洽:(○二)二三六九四八○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