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價值與價錢

妙凡 |2010.06.28
2016觀看次
字級

上個禮拜日參加人間佛教讀書會的「人間佛教語錄—家庭與教育」,其中有一堂課,我印象特別深刻,由覺培法師主持,依空法師、陳嘉隆居士以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及其人格發展的關鍵影響,其中,有些真人真事的故事,令人重新思考價值與價錢的意義與區隔。

依空法師分享他大哥的兒子,小學時就會演算國中數學,因此,為了給兒子更完整的學習,大嫂開設功文數學,請兒子當助理,每天給他五塊錢做零用。有一天,兒子外出玩耍回來,嘟著嘴巴跟媽媽說:「為什麼隔壁的小明,每天五十元,我是每天五元 ?」做媽媽的笑著說:「五十元 !那有什麼問題,我可以給你。」兒子聽了好開心,媽媽又說了 :「但是,你有了五十元以後,我不會陪你彈鋼琴,不會說故事給你聽,也不會和你一起聊天散步,你是要五元?還是要五十元,你要想清楚哦!」聰明的兒子,想了想後,馬上告訴媽媽說:「您還是給我五元好了。」親情的互動,不是用價錢可以衡量和取代的。

陳嘉隆居士則分享一位當牙醫的朋友,診所請了二十位醫生,月入千萬,一心一意希望兒子未來可以繼承衣缽,為了鼓勵孩子用功讀書,做爸爸的開出一張大支票:「只要你考全班前三名,你要什麼我都給你。」幾個月後,兒子拿著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給父親看,爸爸大方的說:「你說,你想要什麼?」兒子看著爸爸,堅定的說:「我希望爸爸身體健康,不要凌晨二、三點還在喝酒。」出乎意料的答案,讓父親乖乖戒酒,也重新省思金錢的意義在那裡。

科技的進步,帶來經濟的繁榮 ;文明的進步,物化生命的本質。從出生以來,我們普遍性的被整體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催眠,求學、賺錢、成家、立業,擁有以後還要更多,患得患失的更害怕失去。當大部分的人依循社會的價值觀,追逐於名利時,反而本末倒置的為物質所駕馭,而忘了當初努力的目標,只是希望擁有一個簡單幸福、快樂的生活。

有一位華人在菲律賓開創事業有成,每天汲汲經營愈來愈龐大的事業,有一天下午三點,突然想到重要文件放在家裡忘了拿;回到家,正好菲傭帶著他稚齡的兒子在自家花園散步;他拿了文件走出家門,又看見兒子和菲傭坐在寬敞的客廳吹冷氣、看電視,回公司的路上,他愈想愈不對,當初自己創業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在經濟優渥的條件下,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嗎?剛剛陪兒子在花園散步、看電視的,應該是自己啊!怎麼是菲傭呢?如同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中指出:「金錢買得到房子,買不到家庭的溫暖;金錢買得到衣服,買不到氣質;金錢買得到床鋪,買不到睡眠。」

千棟房屋,不過是一張床;萬貫家財,也不過是三碗飯,相對於物質橫流、向錢看的世間,生命的價值,可以用價錢來估算嗎 ?貧窮,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永遠覺得不夠;富有,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一顆知足、感恩的心。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