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制度再現漏洞。立委接獲民眾舉報調查指出,健保給付藥價比民間藥局高出數倍以上,一年藥價差額約二百八十億至三百五十億元,健保局如此作為,難怪一直虧錢。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王榮璋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日前接獲民眾檢舉,藥名為「護胃康」的腸胃藥,在民間藥局購買一顆僅需十四元,但健保給付卻高達四十二點八元,價差為二十八點八元。
由於價差過大,立委隨機取樣「耐適恩」、「樂酸克」、「立普妥」三種常見藥物進行調查,發現這些藥品健保給付的價格,同樣高於坊間販售價格。
黃淑英說,胃腸藥「耐適恩」健保給付藥價為一顆四十八點三元,坊間藥局只販賣四十元。
胃腸藥「樂酸克」健保給付是一顆四十七點六元,坊間藥局只售三十五點七元。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品「立普妥」,健保給付價格為一顆三十三點八元,至坊間藥局只要二十八點三元就可買到。
她指出,據健保局二○○四年的資料,當年「護胃康」藥品給付數量為二百四十萬多顆,「耐適恩」約七百五十萬顆,「樂酸克」約五十六萬顆,「立普妥」約三千六百多萬顆;這四種藥物一年就讓健保局至少多付出三億多元。
王榮璋表示,健保局資料顯示,台大醫院、署立醫院、市立醫院所領的「立普妥」給付較多,顯示公立醫院的議價有問題。他推估,健保藥價黑洞一年約二百八十億至三百五十億元,盼健保局說清楚,提出改善措施。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坦承藥價確實有差額問題。
他說,健保局十一年來共調查五次藥價,最近一次是調查九十三年下半年的藥價,整體藥價差約占百分之十八,其中公立醫院百分之九、民間醫院百分之二十三,粗估總額約有一百五十億至一百七十億元價差。
他說,由於目前每兩年才進行一次藥價調查,當藥品專利過期後,藥價就會大幅波動,未來將朝向兩個方向改進,縮短藥價調查時間為一年、協助公立醫院擴大議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