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大師雲集十周年

陳怡蓁 |2010.06.08
890觀看次
字級


蔣勳(右四)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右三),以及基金會同仁們於記者會合影。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我從科技界隱退之後,把時間精力貫注在文化藝術的推廣,以趨勢教育基金會為基地,志同道合的年輕同仁為伙伴,另起爐灶。隨著基金會連年舉辦「向大師致敬」與「藝術家推廣教育」系列,結合網路數位科技與實體活動呈現方式,推介大文豪白先勇、書法家董陽孜、小說家陳映真、美學權威蔣勳、畫家奚淞等大師後,不少朋友問我:「大師們一個比一個有個性,不輕易出山,更不容易搞定,你們如何辦到的?」

回想起來,真的不容易。藝文界的老師們風格氣質各自不同,當然與科技界或商界人士更是大異其趣,要能得到他們的信任,除了一個「誠」字別無妙方,但是除了真誠所至金石為開,還得講究一個「緣」字。長期沉浸在文學與藝術當中的老師們,可以想見的比一般人更敏感、更重感情,性格也更獨特而更有風骨。要是不合拍,天大的事兒也請不動他們,更別談合作了。

大文豪白先勇一直是我的文學偶像,他筆下的尹雪豔、玉卿嫂、金大班各有韻味,吸引不少導演要翻拍成電視劇、電影、舞台劇。近年來,白老師投入崑曲推廣,製作《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記》,他可說是最懂女人心的文學家。身為將軍之後的白老師一派優雅,但絲毫沒有架子,每回見面,他總能一一喊出基金會同仁的名字,甚至為他們取綽號「哼哈二將」、「金童玉女」之類,講起崑曲來,熱情洋溢,燒得人心熾熱,也就心甘情願為他赴湯蹈火。

個性低調的董陽孜老師,書法字結合現代藝術,美,又有氣勢,不熟識的人總以為「她」是一位身型壯碩的男性,事實上,董女士苗條又時尚,還燒得一手好菜呢!我們好奇她如何有力氣寫下一幅幅磅礡的書法字。她破例讓我們參觀從不示人的工作室,說道:「我寫字時脖子上圍條毛巾,寫完時整條毛巾都是溼的。」私底下她健談又親切,但是邀請她公開演講或上廣播節目,她躲得比誰都快,雙手直搖,堅持不宣傳。我們跟她合作久了,知道她的真性情,也就不勉強。

魅力十足的蔣勳老師是我們最欽佩的教育家,除了寫作、畫畫、書法、演講之外,更是名副其實的生活美學家。他很會享受生活,有數不盡的私房旅遊景點與私房菜,每年我們舉辦巡迴台灣的藝術家推廣講座,總是要哄著他:「哪裡好玩、有美食小吃,我們就去那裡辦講座。」他也是跟科技界最合拍的老師,使用iPhone,上網goole資料,臉書的粉絲上萬人,隨時發短訊分享心情,與時並進,跟年輕人零距離,無怪乎每次辦講座或出版他的有聲書,總是票房賣座保證。跟他合作,如沐春風,樂趣無窮。

奚淞老師的白描觀音、充滿禪意的靜物畫與如史詩般的佛陀傳油畫,常讓人油然而生崇敬之心,因而不敢造次。五年前我初次會見奚老師,簡直不知該如何開口跟他交談,經過幾次合作,卻發現他酷酷的外表之下,懷著一顆柔軟慈悲的心,善體人意又不著痕跡,簡單幾句話卻讓人茅塞頓開。前些日子他讓我們觀賞新近完成的白描觀音,不但線條柔和了,還整個帶著一種笑意,就跟奚老師一樣,讓人尊敬卻又讓人放鬆,崇拜之外更想去親近。

大師們的創作風格迥異,但總呈現對人的溫暖與關懷。他們的作品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他們的人格更是春風化雨的必要元素,我們堅信新一代的文化創意需要這樣的營養與土壤,才能茁壯繁榮。

因此趨勢教育基金會便發揮擅長的網路數位技術,製作內容完整的大師主題網站,趣味活潑又方便閱讀。同時,以網路工具如臉書(Facebook)、噗浪(plurk)、部落格(blog)分享訊息,期待能接引網路世代的年輕朋友們,豐富他們的想像,啟發他們的心靈。3D效果讓奚淞老師的作品《佛陀下山》裡的佛陀活動了起來,一步一步下山;董老師的字更飛了起來,使傳統的書法字頓時蛻變成酷炫的前衛藝術。創作有了新的表現型式讓大師們驚喜不已。奚老師說:「基金會讓我的作品與人都青春了起來。」董老師說:「我要跟著『趨勢』走下去。」

今年我們要致敬的大師是黃春明老師。這位老師更是特立獨行,跟他合作異趣橫生。他不准我們稱呼他為大師,演講題目訂為「一個不良少年的成長與文學」,中山堂的主題展覽定名為「來一碗拾錦黃春麵」,在在顯現他的幽默。他對自己的撕畫、油畫、兒童劇、歌仔戲都洋洋自得,可是那份得意之中有一份頑皮與戲謔,非常可親可愛,讓人不知不覺被吸引,想要像他一樣擁抱自然,擁抱鄉土。

與大師們合作推廣文化藝術,好像一起灌溉土壤,期待新芽茁壯,我深覺榮幸與欣慰。趨勢教育基金會今年已經邁入十周年,我們在暑假推出黃春明老師的兒童劇,期許扎根更深,層面更廣。也期望大師雲集的台灣藝文界,厚植軟實力,更加蓬勃發展,發揮影響力。

(本專欄隔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