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有鑑於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中國科學家徐光啟對天主教與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法籍耶穌會傳教士魏明德在利瑪竇逝世四百年之際,在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創立「徐光啟—利瑪竇文明對話研究中心」(簡稱「利徐學社」),不僅隨即出版《利氏漢法辭典》,日後也將致力推動中西文明、文化和宗教間的交流與對話。
台北利氏學社主任魏明德神父自卸下《人籟論辨月刊》一職後,目前在上海復旦大學哲學院擔任教授,魏神父表示,為紀念來華傳教先驅利瑪竇,與上海首位天主教徒徐光啟,對東西方對話的傑出貢獻,特別成立「利徐學社」,這也是第一個以這兩人命名的學術中心。
利瑪竇被公認為基督信仰傳入近代中國的奠基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而明末官員及科學家徐光啟,則從利瑪竇處學習研究歐洲近代科學,並與他合譯《幾何原理》,兩人在宗教、天文、歷法、數學、水利和測量等交流都有卓越成就。
魏明德神父表示,利徐學社的宗旨是以跨學科對話研究為己任,推動在中西文明、文化和宗教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與對話,並且藉由宗教、哲學、環境、經濟等領域,尋求人類面臨當代各種挑戰的應對之道。
他在二○○二年推動台北利氏出版《利氏漢法辭典》,蒐集三十多萬詞組,是現今最大型的漢法辭典,如今又由利徐學社發行《利氏漢法辭典》電子版,是迄今全球最龐大的中外文雙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