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本土藝術家巴豪嵐應邀在花蓮創意文化園區,利用保麗龍創作「豐年祭」,遠望以為是木雕,常引來不少人品頭論足。
巴豪嵐是台東大武鄉排灣族人,遷居花蓮縣吉安鄉後潛心創作,以陶藝與繪畫為主,五年前轉型保麗龍創作,他表示,曾到海邊撿拾漂流木想進行木雕創作,但一方面找不到好材料,一方面恐被依竊盜罪移送,乾脆作罷。
後來靈機一動,決定使用廉價的保麗龍創作,同時,自製弱電鎢絲切割器,可隨心所欲切割作品雛型,再用回收竹筷組合、固定作品,接著塗膠、加紗布強化結構,最後上防水漆,有木雕的味道,在戶外擺放幾年不成問題。
由於創意文化園區入口意象將以豐年祭為主,巴豪嵐便應邀創作十五個保麗龍原住民,個個表情豐富,將現階段阿美族年齡階層暗藏的衝突與矛盾表露無遺,他期盼透過這樣的作品,提供原住民群一個省思的空間。至於展示室前的抬腳作品「怎麼樣」,更是引人佇足圍觀的質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