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有夢最美

陳怡蓁 |2010.05.25
1202觀看次
字級

在面試新人的時候,我們喜歡出其不意地問:「你的夢想是什麼?」

原本嚴肅的氣氛忽然轉變了。有人措手不及,仍然卡在職位的追求上,「我要在專業上繼續努力。」「我想當行銷經理。」有人安靜下來想了半天,彷彿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

也有人粲然一笑,衝口而出「我要環遊世界!」「我要隱居山中。」「我要自己創業。」「我要拍紀錄片。」答案都與職位無關,但是顯現了真性情。

有點像《論語‧先進篇》,在孔子誘導下,子路、曾皙、冉有(求)、公西華各言其志,子路說的是治國大道理:「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希望以禮樂求才:「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公西華很謙虛,他說我不見得能夠,但是願意學習當個小相:「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比較起來,曾皙(曾點)的志向就有點無厘頭了,他本來不願意說,只推說我跟他們三人都不同,孔子鼓勵他,他才說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聽來不是大志向,也沒有大道理,而是一種嚮往的意境,惹得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說到人生志向,當然就比較具有理想性,既是志向所在,通常是要去追求實現的。但是夢想不同。夢想通常是不太實際的、有點遙遠難以捉摸的、不是一蹴可就的、很想去追求又有點害怕去追求的,偷偷藏在心中想起來會雀躍,覺得人生有希望的。它也許是心田裡的一方淨土,偶而踏入就心曠神怡,找到了力量繼續暫且應付紅塵滾滾。

然而夢想也許有時限,如果是一直存在而不被實現,久了就成了空想。這時候你也許會塵封它,不願想起提起,不願踏入夢土,因為碰觸了心會酸痛,情會悵惘。你會安慰自己 :「不過是一時的夢想而已。」你把它拋棄,以為是成長了,但是因此現實就變得更無趣了。

因為那部電影《腳踏車練習曲》裡的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去做就永遠不會做了。」許多人突然勇敢起來,放下一切就去追求夢想了。每當聽到這樣的事,包括自己的部屬辭職去種田,自己的兒子流浪中東與非洲,我總是很興奮地鼓勵他們,「去啊,去啊!有夢就去追求,什麼都別怕!」

最怕是心中無夢想,死灰不起火。人生因為有夢而美,不是嗎?

(本專欄隔周二刊出)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