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媽媽逐漸減少」與「媽媽多元化」

 |2010.05.09
1282觀看次
字級

母親節,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國小邀請學童的「媽媽」參加,由學童跪著奉茶,感謝撫養之恩。因為有不少單親及隔代撫養家庭,一些「兼代母職」的阿公、阿嬤代表參加。接受孫子奉茶時,令人動容,也讓母親節的意義更為深長。白沙國小不是唯一的例子,這種情況正逐年增多。

同時,台北市政府在母親節前夕推出鼓勵生育政策,宣布自明年起,市民生育每胎補助兩萬元,並提供各項育兒及教育津貼。台北市政府也不是唯一例子,各縣市都有類似的獎勵措施。

新竹縣華光智能發展中心教保員朱桂英,六年來全心疼愛極重度智能障礙又弱視的院生「小星星」,扮演「假日媽媽」。四十歲單身的朱桂英用影像記錄,小星星跌跌撞撞的成長過程,經常拿出來回味,幾乎每看一次就哭一次。這種超越血緣關係的母愛,同樣令人動容。

少子化、單親及隔代撫養,是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數十年前「男主外、女主內」是常態,現在則屬例外。由於經濟壓力,全職母親正急速消失中;職業婦女下班後及假日才能陪伴小孩,也變成「夜間媽媽」、「假日媽媽」。

現在家庭必須維持雙薪,才能維持基本生活。英國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八個母親中,有七個是職業婦女;過去十五年來,家庭主婦比率下降了百分之十四。一九九三年全英國有兩百七十萬名家庭主婦,到今年只剩兩百萬名。

職業婦女都知道,能親身享受與小孩相處,不是花錢請人照顧他們,這種感覺很美妙。把小孩放到托兒所是最糟糕的狀況,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見到他們,怎麼培養親子之情?

英國有職業婦女表示,全職在家帶小孩,會覺得自己退化了,跟不上職場脈動,「人們可能也覺得我變笨了。」但與台灣許多職業婦女相同的是,充滿愧疚感的媽媽為了彌補無法與孩子朝夕相處,而以物質享受寵壞了孩子,變成「非模範母親」。

職業婦女無法成為全職媽媽,取而代之的是「兼代母職」的阿公、阿嬤,甚至保母、外傭,這樣的情形甚為普遍。經濟壓力造成女性不婚、不孕,少子化的結果,未來社會的可能面貌是「媽媽逐漸減少中」。

每件事的代價都相當巨大,而人們的期待又太不切實際:想要美滿的家庭,兼顧家庭品質,又讓小孩生活無虞,不容易做到。自古以來,母親就面對著數不清的壓力,必須做出難以取捨的決定。而不婚、不孕造成的少子化,又有不小的壓力要女性去扛。

高雄捷運在母親節這個周末,推出優惠活動,凡是母親、準媽媽(孕婦)都可免費搭乘;剛剛開始營運的水路兩用船,也同樣免費招待。但如同獎勵生育政策效果不彰,這些短期措施就能打動婦女願意生育嗎?

獎勵生育需要國家經濟的支撐,但婦女到職場打拚除了經濟因素,也還有自我成就的動機;社會結構、家庭型態正在改變,阿公、阿嬤「兼代母職」的情形不會減少,母親正由「多元化角色」取代中。

這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與尋求解決的當務之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