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常被視為「仿冒品中心」,因為智慧財產權在中國受到的保護程度大大低於西方國家,使得中小型企業往往不敢涉足中國市場。然而,仿冒產品在中國也具有創造性的一面,已成為一種新型大眾運動,它的名字就叫「山寨」。
北京南郊木樨園的購物中心內,手機琳琅滿目:二手真品手機、兩三個新款品牌手機,最多的還是仿冒品,也就是所謂的山寨貨。這些山寨手機都很精緻,從外觀上看與本尊幾乎沒有差別:比如山寨版諾基亞,價格只是原版產品的五分之一。
所謂山寨產品,遠遠不只是盜版和仿冒品。北京大學社會學家夏金鑾表示:「山寨產品帶有一定的創造性,不完全是單純的模仿。它反應的是人們的創造力的激發,是『帶有創造性的模仿』。」
儘管山寨手機的品質往往比真品差些,但市場專家表示,某些品質很不錯,甚至比真品更能滿足用戶需求,而且價格更低廉。山寨廠商顯然擁有一流的專業人員和產品研發人員,才能對客戶的需求瞭若指掌,在真品的基礎上變花樣,迅速作出反應,這就是所謂的草根工業。
中國的仿冒風潮早已有之,現在還成為一種狂熱的崇拜。從仿冒愛迪達球鞋、到仿冒星巴克,就連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也不例外,網路上也有山寨版本。
山寨熱情也波及建築業。通州是北京的一個郊區,當地居民建造了一個小型的天安門廣場,「山寨天安門」也如同本尊一般,直通當地的心臟地區,就算比本尊小五倍,但北京城的光彩多少照到了通州。
山寨已成為中國的大眾文化,一位部落客在山寨網頁上寫道,千萬別將山寨與仿冒品混為一談,它們之間有嚴格的區別。
他還強調,要知道,「現在更出現了山寨品牌的抄襲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