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豐原訊】一般人只知飲酒過度會傷肝,不曉得還會傷害骨頭!三十六歲的全小姐是布農族原住民,十年前超愛喝酒,每天把啤酒當水喝,導致骨頭壞死,兩邊的髖關節已全換成人工關節,近來更因發生車禍,原本極差的骨頭演變成骨髓炎,差點要截肢。
受親朋影響,全小姐讀國中時就開始喝酒,小米酒、米酒頭或高梁都喝過,國中畢業後未再升學,做粗重的搬運或女工工作,耗費極大體力,又累又熱之際喝上沁涼啤酒,感覺很舒服,因此養成了「把啤酒當開水喝」的習慣,每天喝數瓶甚至一打。
全小姐二十六歲那年覺得自己的髖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醫院安排她開刀住院,把兩邊的髖關節換成人工關節,手術不僅讓她身體變差,也無法承重。
但她並未因此戒酒,有天酒醉駕車撞樹,造成開放性骨折,躺了兩個月,沒有工作沒錢,只好又去工作,身體未復原卻過度使力,過一陣子發現自己的右大腿和左小腿都發炎化膿,十分嚴重,根本無法走路,一度被宣布要截肢。
「早知道就少喝點酒,我再也不敢了!」全小姐嚇到,最高紀錄一年開三次刀,醫藥費花了四十萬,她決心戒酒,並輾轉到台中慈濟醫院求醫。
骨科主任陳世豪檢查發現,她右大腿感染後壞死,股骨已形成大量缺骨,必須使用骨頭銀行的捐贈骨,才可能重新站起來,前後開三次刀,清瘡、固定後再裝上捐贈骨,過程很艱辛,但不再發炎、拿拐杖,她開心地笑說:「可以再走路,真好!」
陳世豪說,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較常見是大量飲酒,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之後,患者在一、二年內會有大腿痠痛、跛行、長短腳,到最後髖關節僵直、行走困難,功能每下愈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