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口政策要重質不重量

 |2006.06.06
722觀看次
字級

據統計,我國人口的粗出生率繼續下探,去年又降為千分之九點一,創下歷年新低紀錄;老年人口數則激增,已達二百二十萬人,占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九點八,預估二○二六年,老年人口比率將飆高到百分之二十,屆時全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此外,婦女生育年齡也愈來愈晚,去年平均生育年齡為二十八點八歲,比前年延後零點三年。若以去年生育率零點九人推估,我國的人口零成長將提前到民國一百零五年發生。

內政部認為,台灣人口將出現低生育與快速老化兩大「人口危機」,所根據的「理由」是:人口一旦零成長,就會開始呈負成長,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衝擊。

因此,行政院近日將討論「人口政策綱領」,一旦政策確定維持人口成長,相關部會就會提出補助生育、托育等配合的獎助措施,並將其列入經濟永續經營發展會議重要議題。

其實,過去有關人口問題的討論,都已經預知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現象,但此二種現象,是否代表會對經濟或社會造成問題,或者能否稱為「危機」則有待商榷。

台灣走向少子化和高齡化,其實本來就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教育程度提高的結果,也是民眾所做的最適選擇,至少就人口的「數量」而言,沒有「太少」的問題。更何況,主管人口政策的內政部也承認,現代女性生育意願很低落,八成八的家庭只願意生育一到二胎,主因是養育小孩的成本太高,從小孩出生到研究所畢業,需要花費四百五十萬元到六百四十萬元不等,政府又憑什麼要求民眾多生小孩?難道政府會設法解決養育的成本問題嗎?

更何況,人口零成長或負成長,會造成什麼「經濟」或「國家安全」問題,主管機關自己也不知所云。有種說法認為,人口負成長,會拖累經濟發展,這是不懂經濟學而產生的謬誤。人口數量的減少,搭配更多的資本和土地,只會提高勞動生產力,也可以提高勞務所得,這是正面的影響;至於房屋供給過剩或是學校教室閒置或是兵力不足等說法,更是倒果為因,難道我們人「要役於物」,靠生小孩來增加對各種商品的需求嗎?難道生小孩是為了打仗需要嗎?

再說,台灣的人口密度仍高為世界第二,人口政策的方向絕對不是從「數量」上增加著手,而是朝「品質」的方面改進。但是根據衛生署九一年的調查,二十到四十四歲女性的平均墮胎率逾百分之十九,相當於每五名懷孕女性,就有一人選擇墮胎,加上民眾普遍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概念,政府如果動用租稅補貼或是其他獎勵工具,則反而可能間接鼓勵用墮胎方式造成男女結構更加失衡。

因此,我們再次呼籲政府不要錯把人口成長率下降的現象誇大成為危機,更不要在人口數量上大做文章,從而提出大謬不然的政策。反過來說,少一點貪腐,多拼一點經濟,多做人力資本的投資,多教育民眾做好生涯規劃,提升人口素質,給人民一個「安身立命」的好環境,才是政府的當前急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