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儘管巴西原住民與環保人士一再請命,仍舊無法力挽狂瀾。亞馬遜河支流水壩計畫,三天內從禁建變成可建,變化之快,令人吃驚。聯邦法院日前推翻下級法院的禁建裁決,判決建壩計畫「復活」。
有助於經濟成長
將建於亞馬遜河支流辛古河的貝羅蒙特水壩(Belo Monte Dam),計畫始於一九九○年代,由於環保人士、原住民以及生態學家抨擊,建壩必須淹沒約五百平方公里雨林,不僅將對魚群、野生生物造成破壞,也迫使原住民移居,在國內外強烈反對下停擺。
政府表示,水壩攸關巴西經濟成長,將可產生一萬一千百萬瓦電力,提供兩千三百萬用戶電力。斥資一百一十億美元的新水壩,規模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的長江三峽大壩以及位在巴西與巴拉圭邊界上的伊泰普水壩。
批評者指責,政府大興土木只是為了在選舉年討好選民;工程專家則懷疑水壩的效益,指出乾季的三、四個月內,水壩僅能產生極少電力。環保人士也抨擊,水壩產生的電力絕大部分將供給大型採礦公司,多數巴西民眾享受不到好處。
淹沒大面積雨林
全球環保人士以及好萊塢明星,一再為終結這項計畫奔走疾呼。去年十一月,英國搖滾歌手史汀率領部落領袖發起抗議行動,呼籲政府重視消滅雨林對溫室氣體密度與全球暖化的影響。
今年二月,《阿凡達》導演卡麥隆收到巴西民間組織來信,呼籲他協助「地球上真正的潘朵拉人」。三、四月,他帶著妻子及《阿凡達》演員雪歌妮薇佛等人,赴巴西雨林與十三個部落首領會面,並參與示威替原住民請命,將電影中捍衛美麗家園的劇情,搬到現實重演。
環境部長敏克表示,建壩原打算淹沒五千平方公里雨林,新通過的計畫僅其十分之一。他強調,環境衝擊難免,政府已盡可能權衡輕重,將損害減至最低。他強調,原住民土地不會有任何人遷移。
破壞亞馬遜生態
下等法院本月十四日裁決建壩計畫的建築許可無效,且二十日必須停止招標,不得挑選興建與營運水壩的集團。
巴西政府十五日隨即向首都巴西利亞的聯邦法院上訴,法院也立刻在十六日裁決翻盤,即建築許可再度有效,招標可如期進行。
對於反對建壩的外國人士,巴西總統魯拉表示,他們不應來指導巴西在亞馬遜流域的作為,但卡麥隆指出,這是一項國際議題,因為多數人認為,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抗暖化的最重大自然資源。
巴西國營電力公司(Eletrobras)有意爭取建壩,得標公司將需花費八億三百萬美元,降低興建水壩對當地的衝擊,以及協助三萬人遷居。
巴西政府1日通過貝羅蒙特水壩建案
搟造價:110億元
搟容量:供應巴西11%電力
全球最大水力發電水壩(單位:百萬瓦特)
{1}長江三峽大壩(中國):18450
{2}伊泰普水壩(巴拉圭/巴西):14750
{3}貝羅蒙特水壩(巴西):11000
{4}古里水壩(委內瑞拉):10005
{5}圖庫魯伊(巴西):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