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詩行】花落無憂

徐國能 |2010.04.15
3565觀看次
字級


作品中寫到茶花,意象便格外不凡,白先勇的散文〈樹猶如此〉便是典範,他說:「冬去春來,我園中六七十棵茶花競相開花,嬌紅嫩白,熱鬧非凡。我與王國祥從前種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後,已經高攀屋簷,每株盛開起來,都有上百朵。春日負暄,我坐在園中的靠椅上,品茗讀報,有百花相伴,暫且貪享人間瞬息繁華。」這是一篇記錄深情與死亡的作品,瞬息的繁華卻隱喻了無限的滄桑,讀來真令人低迴不已。而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更是以曼陀花為隱線的一部作品,裡面將茶花寫得美不勝收

:「火齊雲錦,爍日蒸霞」、「春溝水動茶花白,夏谷雲生荔支紅」,那些「十八學士」、「風塵三俠」可真是極品了。

我多年前也在陽台上種了兩盆茶花,但不知為何,我們的花季總是晚了人家一個多月。舊曆新年的時候,別人家院子裡的茶樹已繽紛盛放,我們家的還一無動靜。直到最近,人家花事早已零落,我們才從含苞到慢慢展瓣
———「一樣花開為底遲」,因此我總是比別人多了數十日的等待。不過晚來的喜悅也好像更讓人欣然,一株開紅豔的大花,一株開素淨的小花,他們是我家窗邊的楊過和小龍女。

散文、小說都有茶花的描寫,惟獨現代詩裡卻著墨甚少,是不是因為茶花秀雅的古典美,與強調冷肅的現代主義並不相融呢?昨天讀到西班牙詩人費特列戈。加西亞.洛爾加的〈吉他〉一詩,詩的一開頭便深深震撼了我:

吉他的嗚咽,開始了

黎明的酒杯,碎了。

在詩中,詩人說吉他的哭泣是為了「遠方的東西」,一如

南方的熱沙

渴望著白色山茶

茶花性喜濕潤陰涼,對於「熱沙」而言,那不僅是一個生存環境上的嚮往,更是對那樣的世界裡所滋潤出的生命,有著另一種高不可攀的癡心吧,因此吉他用那潮水般的絃音來傳達如怨如慕的心聲。

茶花玲瓏細緻,瓣瓣交疊,靜觀永遠有不盡的況味,只可惜花期不長,縱然我與它細細商量,請它慢慢綻放,不過清明節前後,茶花也就凋謝了。茶花的凋謝不是「一片飛花」那種方式,而是整朵花完整地落在青瓷盆的邊緣,使我們沉重地領會春天又深了一點,而美好終有凋零之時。追求美的眷戀與畏避死的痛苦,應是春天演繹的最後主題。我想也許因為有所眷戀,生命才有了樂趣,而處處爛漫的春光,正是使人陶醉的契機;不過也因為有了眷戀,生命裡無不充滿遺憾與痛苦,欲不達、失所愛,都是在眷戀裡得到的憂愁。因此「傷春」是詩裡面一個永恆的主題,寄託了人生不可把握的所有美好。

拾起落下的茶花放入盆中,讓它成為春泥,一個美麗的生命最好的歸宿,應該就是用自我來預約明年更燦爛的花季吧。自然的輪迴是多麼的遼闊,我想起奚淞那篇描寫油畫紅茶花的散文作品,他最後用《雜阿含》裡的話來釋然從花落裡感悟生死的憂思:「多聞世間苦樂之聲,樂受無放逸,苦觸不增憂」。我沒有辦法這麼自持與開闊,寂靜的春日對我心的觸忤是那樣的深邃,讓我不禁回看自己的生命,擔心它是否足夠美好,在零落之後還可以為他年的繁華憑添一抹紅豔。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