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未來】從「心」開始

問渠 |2010.04.14
1589觀看次
字級


揮別多災多難的去年,台灣選出「盼」字作為二○○九年代表字,日本則選出「新」字為代表字,人人都盼望有一個新的開始,祝願一切轉好。

「光說不練」是不會起作用的,坐而言也不如起而行,但一切還要從「心」開始修起,謹把我過去一年的經驗跟朋友們分享。

很偶然的機緣,我聽了幾場泰山文化基金會與《人間福報》合辦的「照亮心靈」系列講座。

其中有一場是鄭振煌老師所講的「六祖壇經」,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觸佛經,也才了解佛教雖是從印度傳入中國,卻由中國人發揚光大。

二祖慧可虔心可嘉,立於雪中、斷臂求法,懇求達摩祖師幫他安心,達摩祖師說:「你把心拿來。」

慧可找了好久,才說:「我到處尋找我的心,卻怎麼也找不到。」

達摩祖師說:「我已經幫你把心安好了。」一個沒有自我的心,就沒有任何不安,也沒有任何心可安了。

五祖弘忍慧眼識英雄,密傳衣缽給不識字的六祖慧能,一個砍柴的粗人竟然能作出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遠比一向被看好是接班人的大師兄神秀的偈語「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更見佛性,就因為慧能的見解是直接見性的,自性根本沒有塵埃,哪裡需要「時時勤拂拭」呢?

五祖深怕慧能遭忌妒遇害,悄悄地送走了六祖,在渡河時,五祖說:「我來送你一程,就由我來渡你過河吧。」六祖回答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即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還是要靠個人了。

後來,六祖在獵人隊中躲了十六年,吃鍋邊菜,到因緣成熟時才出來弘法,將禪宗發揚光大。

這些禪宗的故事實在太有趣了,也指引我進一步去研讀《六祖壇經》。

同時我也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聽了林谷芳及王鎮華老師的一系列演講。

林谷芳老師談到:禪是生命的歸零,正因為歸零所以無限,並以他的著作《畫禪》」為例,詳加解說。

其中有一幅畫《布袋關鬥雞圖》最令人莞爾,人要無有方別,就得不落兩端,例如政治人物為黨派的利益互相爭鬥,我們不要隨他們起舞,才能像布袋和尚一樣怡然自得。

王鎮華老師談到:認識自己,一切就不同了,就從自己的心開始修養起,期許一個清新可喜的世界。

還有中正紀念堂每月有一場,許添盛醫師所主講的「身心靈健康生活處方講座」,傳授賽斯心法,心安就能平安,也較容易心想事成。

行天宮社會大學有很多課程及專題演講,教人讀好書、做好事、說好話。

這些都是完全免費的,真是感恩呀!台灣人太幸福了,有這麼多的善心人士默默在為社會盡一分力,就像張榮發董事長發行《道德》月刊一樣,希望播下一些善念、善種,慢慢導正人心,國家才有希望。

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面,要常懷感恩的心,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諸己,心存善念做好事說好話,同心協力,不亂爭鬥,自亂陣腳,台灣這艘大船一定能平穩地往前進,航向燦爛美好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