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孟樊,現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已出版二十多本著作,專欄寫作長達十多年,新詩是他的最愛。平日嗜飲英式紅茶,並蒐集各款紅茶罐,得出《寫意紅茶--在杯中、書中、影中品味紅茶》一書。假日則喜好長途旅行,出國度假;迄今已自助旅行走過世界數十個大小城市。
自本周起,作者將在《城市漫步》專欄為您帶來充滿情感與意象的文學饗宴。
威尼斯,是我走過上百個城市中最浪漫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座「海洋之都」。猶記得初次到訪,那趟是與內子新婚燕爾的蜜月之旅,威尼斯是我們在義大利遊覽的第五站,之前有了羅馬、比薩、翡冷翠、米蘭的「洗禮」,視覺上已慢慢習於接受義大利的旖旎風光,想不到從聖塔露西亞車站的碼頭搭乘水上巴士(每站都停的一號船)開始,隨著Vaporetto(水上巴士)在大運河上輕快的航行,兩岸巍峨華麗的宮殿、樓房建築美不勝收地盡入眼底,這來得突然的視覺震撼著實令人驚豔,目不轉睛的同時,只聽得我相機的快門喀嚓喀嚓地響個不停。妻跟我說:「這實在太令人迷醉了!」
雖然旅居美國洛杉磯的大陸作家阿城說,這大運河「兩岸華麗的樓房像表情過多的女人」,卻煞是好看,風情萬種,尤其是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的驚豔,難怪大衛‧連《艷陽天》中的美國女郎來此度假想賴著不走,威斯康堤《魂斷威尼斯》中的音樂家在此耽愛上美少年而流連忘返,終至染病客死他鄉。不只這條大運河,一號水上巴士在通常是外來觀光客上岸的聖薩卡利亞停靠後,從這兒途經嘆息橋、總督宮到聖馬可廣場,遊客就得跟隱身在城裡頭大大小小的河道、水巷、橋梁「打交道」。阿城的《威尼斯日記》記載著:「威尼斯除了大運河,還有一百七十七條窄河道和兩千三百條更窄的水巷,跨越這些水面的是四百二十八座大大小小的橋。」
威尼斯之所以是威尼斯就是因為有這些南來北往、東西縱橫、彎曲繚繞的水道,以此博得「水都」的美名。然而可惜的是,一般遊客來此觀光只待一兩天就匆匆忙忙離開,不是參觀聖馬可大教堂,便只是應景的搭一程「弓獨拉」(Gondola)就閃人(如果是旅行團帶隊,頂多再去參觀水晶工廠)。弓獨拉穿梭在蜿蜒的水道(也是水巷)中,可以就近欣賞家家戶戶的門庭或後院,一探威尼斯的「後門」,隨處有發現的喜悅,水都之美盡在其中。只不過乘坐弓獨拉所費不貲(五十分鐘左右要價近七十歐元),我們兩次去威城,也只在第一趟度蜜月時嘗鮮;第二回帶小女再訪時,卻讓她留下遺憾。弓獨拉的逡巡,同時可以聆聽搖櫓的船夫浪漫的美聲,直到終點雷雅托橋。
如果不想跟一般遊客湊熱鬧乘舟繞水道,不妨追逐《魂斷威尼斯》中那位音樂家(為了跟蹤美少年)的足跡,彳亍於「羊腸鳥道」似的小巷裡,去領受威尼斯那種獨有的「豪華中的神祕」。阿城說,威城是座豪華的迷宮,而要感受它那受到時間腐蝕的豪華,最好的方式是無目的的閒逛。這裡不像其他大城市有蜘蛛網狀的地鐵,你只能安步當車。
我們安步當車的最後也來到雷雅托橋,並在橋下幾乎席地坐了個把小時(實在是走累了),沉靜地欣賞著波光粼粼的黃昏以及河畔迷人的風情。當然,我和妻也行禮如儀地到橋上兩旁的商家瞎拚一番,購得一只行李皮袋,為第二次造訪留下紀念。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