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一直以來,大陸深圳企業的特點就是「山寨」當道,但當地一些致力創新的企業也在海內外市場遭遇「山寨」產品衝擊。
《廣州日報》報導,深圳海關統計顯示,去年他們針對侵犯智慧財產權的進出口產品實施保護措施四千六百多批次,比前年同期成長八倍,查獲侵權貨物近一億件,侵權貨物數量和價值居大陸各省市之首,其中不乏大陸企業自行研發的產品。
海關人員指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晶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出產的電子熱水壺模仿案,全案將進入司法程序。
海關人員表示,晶輝主要從事發熱類家用電器生產研發,是全球擁有電子熱水壺核心技術的三家企業之一,但最近美國出現某款「Made in China」的電子熱水壺,很像晶輝產品的「山寨版」,目前晶輝正在調查蒐集相關證據,準備控告該「山寨」廠家。
根據調查,這一款電子熱水壺去年出口量有四十萬台,占整個廣東電子熱水壺出口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除了極少數產品得到一家英國公司的專利授權外,其他都侵犯晶輝的專利權。
晶輝還發現,國外的一些廠商也模仿其專利技術產品,貼上進口產品的品牌標籤,打入大陸市場。
晶輝為了打擊海外仿冒,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調查,而接下來的法律訴訟也需要時間及不少金錢,維護權利的成本相當高。
海關官員向企業表示,要保護自己的專利產品,關鍵是先向海關備案。官員說,超過七成的深圳進出口企業對備案保護這一手段並不了解,去年深圳市企業申請的專利近四萬兩千件,其中發明專利近兩萬件,但向海關備案的只有七百五十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