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房價高漲問題,行政院討論「健全房屋市場六大方案」,其中有關房屋稅、地價稅微幅調整案,尚未出財政部大門,臨時被喊停;主原因是選舉到了,怕外界誤解政府要加稅。事實上,此次房屋與地價稅的調整幅度非常輕微,對豪宅戶的影響有限,執政者卻投鼠忌器,想討好財團富人,無視無殼蝸牛的聲音。
近來台北縣市精華區土地標售,先後被財團以天價標走,財團、建商蓋了豪宅以高價出售,不斷炒高房價;更有財團標了土地不是為了開發,數年後轉手賣出立即賺取數十億元暴利。小市民望著每坪數十萬元,甚至逾百萬元的房價,只有望洋興嘆。我們要問,這些年來是誰讓大財團以低成本買賣土地、以地養地,輕易把房價炒這麼高?
為何先進國家的不動產課稅以市價計,台灣的房屋評定現值、公告地價與市價差距數十倍?為何市價三、四億元的豪宅,房屋評定現值只有一千二百萬元,二者相差至少三十倍?而房屋稅依評定現值計,富人所繳的房屋稅相對微不足道,如此不公平的稅負助長了房價飆漲,難道不必調整?
財政部宣稱,這次房屋稅、地價稅調整案是為了「租稅公平」
;其實財政部的版本距離租稅公平的理想還差得遠。依財政部的方案,房屋稅率將分為五級,有增有減,評定現值低於二十萬元者,房屋稅率調降為百分之一點一,受惠約十七萬戶;評定現值一百萬元以上者,房屋稅率調高介於百分之一點三至一點八,受影響約三十萬戶,比率約百分之三。綜合來看,這項房屋稅調整案影響有限。
財政部避重就輕地調整稅率,卻不敢碰稅基,因為稅基的調整權在地方政府,但稅基嚴重偏離市價是造成不動產稅制不公平的主要因素。由於各地方政府長年未調整,使得房屋評定現值、地價公告現值與市價愈差愈大。面對如此不公平的稅制,吳揆竟裁示財政部這項有加有減的微幅調整案不必提,顯然並未充分理解財政部的提案。
更令人不解的是,財政部長李述德對於這樣的結果並未據理力爭,甚至改口對外表示現在不是調整房屋稅率的時機,若調整了會天下大亂;這與先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不惜辭官為政策辯護的作法截然不同。
其實,若不是房價已漲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溫和的中產階級怎麼會再度走上街頭?執政者應當非常清楚,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如今,我們對行政院的健全房市方案不敢太樂觀,因為連變動最小的房屋稅與地價稅調整案都不能談,那民眾還能冀望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吳揆自上任以來高喊「庶民經濟」,我們希望既然有心喊出這項口號,就應盡全力落實,千萬不能讓它一直停留在口號階段
;我們也期待財長拿出魄力來推動真改革,否則,虛假的改革只會激起更大民怨。